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自保

共有 575 則相關文章

生活

近年台灣頻傳食物中毒事件,從越南法國麵包事件造成五百多人食物中毒,到寶林茶室因邦克列酸中毒釀成六死悲劇,無不凸顯食安問題的嚴峻。這些案例大多源於食物在加工、保存或處理過程中的細菌或毒素污染,稍有疏忽,便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說明,食物中毒的影響可大可小,輕則引發腹瀉、嘔吐,重則可能器官衰竭致死。因此,除了掌握正確的食物保存原則,也應提高警覺,注意重症徵兆,才能及時應對。以下為口述紀要: {DS_BOX_39206} 食物中毒的成因相當多元,包含細菌、病毒、寄生蟲、傳染性蛋白質,以及天然毒素和化學物質等六大類。 致肝癌毒素是它!食物中毒六大原因全解析 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是不分季節、國內外最常見的類型。例如,生食海鮮容易受腸炎弧菌汙染,蛋類與肉製品可能帶有沙門氏桿菌,而米飯、粄條等澱粉類食品則易孳生仙人掌桿菌。此外,夏季高溫潮濕,民眾享用的冰品與手搖飲若保存不當,極可能成為大腸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溫床,進一步提高中毒風險。在病毒性食物中毒中,諾羅病毒最為常見,易污染即食食品、沙拉、冰品及生鮮魚貝類等。該病毒具有極強的傳染力與擴散速度,一旦食物受到污染,便可能引發大規模食物中毒。尤其每年入冬至春季,更是諾羅病毒流行的高峰期。 寄生蟲感染同樣是食物中毒的重要成因。回顧四十年前的金蘭家族慘案,當時金蘭醬油第二代因生食非洲大蝸牛,導致全家五口不幸中毒喪命。這是因為蝸牛體內帶有「廣東住血線蟲」,可能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因此,螺類、蛞蝓、蝸牛等生物絕不可生食,以避免嚴重後果。某些天然毒素的致命性也遠超乎想像,包括植物性毒素、麻痺性貝毒、河豚毒,以及黴菌毒素等。其中,河豚雖然是部分饕客的極品美味,但若業者未能妥善處理或誤判品種,將河豚毒素吃下肚,恐會導致嚴重中毒甚至喪命。此外,台灣潮濕的氣候利於黃麴毒素繁衍,是目前已被證實與肝癌高度相關的致癌物之一,若花生、五穀雜糧、堅果類,甚至中藥材保存不當,極易受黃麴毒素污染,進一步危害健康。 最後,由農藥、重金屬或非法添加的化學物質引起的食物中毒,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例如蘇丹紅,這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工業染料,依法不得用於食品中,卻曾被不肖業者違規添加。蘇丹紅具有肝腎毒性,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甚至具致癌風險。常見可能遭污染的食品包括豆腐乳、辣椒粉、咖哩粉等調味品,因此消費者選購時,應避免選擇過於鮮豔或色澤不自然的產品,以降低食安風險。 中毒症狀可大可小出現五大重症徵兆快送醫 食物中毒後,患者通常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大多數情況下,病程輕微,只需要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保持清淡飲食並充分休息,數天內即可康復。 然而,食物中毒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若出現糞便帶血、劇烈嘔吐、嚴重脫水(如口乾、尿量減少)、高燒超過攝氏三十九度,或腹瀉持續超過三天等五大重症徵兆,應立即就醫。此外,嬰幼兒、年長者、孕婦及免疫功能較弱者屬高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以免併發敗血症或器官衰竭,威脅生命。 留意「危險溫度」!教你四招預防食物中毒 想要有效預防食物中毒,日常飲食習慣與食品處理方式至關重要。首先應確保用餐環境衛生,包括定期清潔廚房流理台、餐桌椅及餐具,避免細菌孳生與污染。第二,料理食材時,務必將生食與熟食使用的砧板、刀具分開,以防細菌交叉感染。第三,食物經過高溫加熱才能有效殺菌,因此應盡量減少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降低細菌感染風險。最後一項關鍵則是注意食物存放的時間與溫度,大部分微生物在攝氏七度至六十度之間生長快速,這個範圍被稱為「危險溫度」。因此,在購買便當後,夏季應在一小時內食用完畢,冬季則不宜超過兩小時,若無法立即食用,應存放於冷藏中,並在食用前徹底加熱至攝氏七十度以上,確保食品安全。 {DS_BOX_39207} ...

2025.03.13

管理

今年初,全球流量排名第二的電商平台、被稱為「平替之王」、「市場屠夫」的拼多多,正式在台灣提供免運服務。台灣所有的零售業品牌,除了淘寶外又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來搶占消費者的荷包與心佔率,這次真的要繃緊神經了! 台灣市面上的商業書籍,有9成以上都在解析美國電商巨頭,對於中國電商的研究卻少之又少。中國電商不僅具備美國電商的商業模式與數據演算法,更在此基礎上深入洞察人性,並將其轉化為各種專案行動,打法更直接、直覺、強勢,且迭代速度極快。看似缺乏精緻策略,卻能精準打動消費者,而拼多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拼多多為何能橫掃電商市場?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以「團購+F2C (Factory to Customer)+百億補貼」的模式,並受惠於騰訊提供的用戶流量,使其在壓低生產與行銷成本的同時,仍能為消費者提供高CP值與高度娛樂性的購物體驗。 短短3年內,拼多多註冊會員突破2億。2022年,拼多多正式進軍海外市場,在美國推出海外版拼多多——Temu,同樣主打高CP值策略。 2023年,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為美國上市市值最高的中國公司,全球電商平台排名僅次於亞馬遜。阿里巴巴花了二十多年才達到2000億美元的市值,而拼多多用不到10年就超越阿里巴巴,憑的就是極致的價格戰,以及由龐大價值鏈生態系驅動的飛輪效應。 如今,拼多多在台灣推出免運服務,所有零售品牌若還維持原有的經營模式,恐怕效益將大幅縮水。但危機也是轉機,不妨將拼多多與淘寶的來襲視為一場壓力測試,透過以下3個靈魂拷問,檢視你的品牌是否能夠在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 拷問1:我的價值主張與拼多多有何不同? 拼多多創辦人黃錚曾表示,拼多多的價值主張是「好市多+迪士尼」,即結合好市多的高CP值與迪士尼的娛樂刺激,為消費者提供商品的功能價值與情緒價值。 試問,我們品牌的價值主張,與拼多多的差異在哪裡?價值主張必須具備差異性,才能讓產品與服務真正有所區隔。 品牌可以參考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安全、歸屬感、尊重與自我實現。拼多多主攻生活必需品市場,以高CP值滿足消費者的安全需求,成功實現「後發先至」的市場策略。然而,除了價格之外,消費者還有其他需求,而品牌能否提供更貼近他們需求的價值? 若現有品牌或零售業者過於依賴低價策略,將難以與拼多多、淘寶、酷澎等全球性綜合電商競爭。因此,必須回歸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創造除了價格之外的附加價值,例如情感價值、選物價值或娛樂價值。 拷問2:我的目標客群是誰?他們為何願意購買? 營收公式為:營收 = 來客數 × 客單價 要提升營收,必須增加來客數、提升客單價,或兩者並進。而來客數往往比客單價更具影響力。因此,我們的第二個拷問是:我們的客群是誰?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購買決策過程是什麼? 舉例來說,A客人進店時指名購買某款商品,而B客人只是路過隨意看看。A可能是因為看到網紅推薦而前來購買,B則是因為被廣告吸引而隨意進店。這兩者的決策流程截然不同——這便是「顧客旅程」。 客人進店後,哪些因素能促使他們掏錢購買?又有哪些因素能讓他們回頭消費,甚至願意主動推薦給親友?品牌的定價策略與價值訴求,多半取決於顧客旅程。因此,我們是否清楚掌握目標客群的樣貌與購買動機? 拷問3:多元通路之間,各自扮演什麼角色?彼此有無串聯? 現今消費市場已高度細分,品牌要成長,必須布局實體店面、電商、社群直播等多元通路。然而,關鍵不在於「是否擁有多元通路」,而是這些通路之間是否能夠有效串聯,使消費者在購物旅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與品牌接觸。 要讓多元通路發揮綜效,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模組化:品牌是否建立了統一架構,以整合多元通路,確保不同通路既能獨立運作,又能相互協作? 互補性:不同通路之間能否互補,以發揮1+12的效果? 共生關係:各通路之間是否能透過價格策略、獎勵機制等方式相互綁定,創造互利共生的環境? 平替時代,價值為王 《孫子兵法‧九變》曰:「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不要以為競爭者不會來,而應該做好萬全準備;不要指望對手不會發動攻勢,而應該強化自身優勢,讓對手無從突破。攻擊決定得分,防守決定勝負——在平替年代,唯有清晰的價值主張,才能讓品牌立於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3.28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