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看台灣

共有 714 則相關文章

財經

行政院全國科學技術會議16日上午登場,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受邀出席表示,台灣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占有舉足輕重地位,他分享日前與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聊天,均認為多功能機器人是重要發展方向。魏哲家並指出,台灣可積極布局無人機。 第十二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為期3天,16日上午登場,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魏哲家受邀引言。魏哲家表示,受邀出席「有一點緊張」,因為總統蒞臨現場,他很榮幸擔任引言人,但坦白很好奇為什麼被邀請。 魏哲家說,「我只是知道怎麼經營半導體」,別誤會只要是台積電董事長,就是學問好、見識廣,不過若是姓張(意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一樣的姓,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語畢,全場會心一笑。 魏哲家表示,總統以智慧創新、民主韌性、打造均衡台灣,科技會議聚焦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淨零永續等4大主軸,他用最近2個月的經驗與現場貴賓分享。 魏哲家說,由於工作關係,近日與客戶很多互動,這2個月聽客戶對未來計畫和期待,命題都是AI應用。 魏哲家表示,台灣可以利用AI優勢,台灣在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資料中心等技術具有優勢,可大大讓台灣占有AI舉足輕重地位。 他指出,未來多功能機器人是重要發展方向,整合晶片、軟體、精密機械等技術,多功能機器人能在日常生活發揮效用。 魏哲家說,前幾天與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聊天,他引述那位企業家談話內容,指多功能機器人是未來努力方向,而不是汽車,那位企業家只擔心沒有人供應晶片。魏哲家對那位企業家說,「不用緊張,只要付錢,晶片一定有」。 魏哲家表示,機器人與人類最大不同,就是機器人高度精準,整合晶片設計和軟體設計;他指出,台灣有這樣的人才與環境,在多功能機器人領域可舉足輕重。 魏哲家指出,除了多功能機器人,另一個台灣可以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無人機產品。他表示,整合軟體和精密機械的無人機,發展無遠弗屆,未來甚至可以載人或載物體。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積極使用AI技術節能減碳,優化使用水和其他資源,台積電用AI技術提高生產效益,每年可增加新台幣幾百億元利潤。 最後,魏哲家表示,台灣除了棒球打得好,「半導體產業也可以做得好」,期盼各界同心齊力,打造均衡台灣。 責任編輯:陳瑋鴻 ...

2024.12.17

財經

半導體產業正颳起大旋風,台積電實力太強,遙遙領先三星和英特爾。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第二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市占率62.3%排名第一,三星排在第二、市占率11.5%。在先進製程領域,台積電市占率更高達92%。 人被逼急了,就會想辦法求生存。最近有一則新聞是,英特爾跟三星正在計畫聯手對抗台積電。三星在美國、南韓、中國都有製造據點,英特爾則分布於美國、愛爾蘭等地,雙方地域互補,希望組成全球性晶圓代工聯盟。 2家公司在很多技術層面都可以合作,包括交流製程技術、共享生產設施、共同研發。三星具有先進製程能力,英特爾則有封裝技術,2家可以整合這些技術,瞄準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等商機,而這正是他們當初忽略的領域。 雖然這個聯盟不會對台積電造成影響,但說明了市場的未來現實——大者恆大、強者恆強,不夠大的業者一定要抱團打群架才能生存。 科技業的生態系之戰,台灣準備好了嗎? 面對強敵競爭,英特爾最近又和超微(AMD)宣布成立x86電腦架構「諮詢小組」,主要目的是增強x86架構生態圈實力,以對抗安謀日益壯大的威脅。 安謀自從去年9月上市後快速壯大,目前已嚴重侵蝕英特爾市場,所以英特爾一定要拉攏超微,再加上Meta、微軟、戴爾、惠普等,力抗安謀聯盟。 未來是生態系與生態系的競爭,厲害角色不僅推出產品,更能延伸到整體解決方案、產業標準,甚至生態系營造。生態系有2類,進攻型例如輝達,企圖把對手市場整盤端去;也有防守型,像英特爾努力找夥伴,力保生存地盤。 但全球科技變化太快,策略聯盟並非萬能解方。以OpenAI和微軟為例,即使是強強聯手,也可能因資源分配和策略分歧而分道揚鑣。在市場上,沒有永遠的夥伴,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台灣半導體產業雖然擁有護國神山,但仍需要維持技術領先優勢,並且多結交盟友、積極發展策略聯盟,才能持續勝出!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11.06

財經

台灣隊搶下世界棒球十二強冠軍後,這個禮拜剛落幕的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再度掀起全台民眾的棒球熱。其實,現在無論是棒球、籃球、甚至高爾夫的球賽,背後已是許多科技與新創公司在幫助運動員,甚至多數時候是身為觀眾的你能助一臂之力。三個場景,帶你看到這項改變。 球星揮全壘打背後三家運動科技商一路助攻 場下,打者瞄準一台造價約新台幣七十二萬元的iPitch發球機,這台可以調整球速、球種、進壘位置的機器,連大谷翔平的六種球路都能模擬。場上,站在大巨蛋,有「國防部長」之稱的中華隊選手張育成,拎著球棒上場,但他早就對敵隊投手的各種習性了然於胸,因為運動數據情蒐新創公司,已經將其球路彙整成上百頁的報告給台灣隊。 客廳,坐在電視前觀賽的你,目睹張育成揮出全壘打,十分鐘後,你不過是在廣告時間滑手機,就看到這支全壘打,已經變成鑲好字幕的影片,這是一家叫超妡科技的新創,其所擅長的AI剪輯技術。 但其實,運動科技的應用層面包羅萬象。 像是清華大學在二○一八年成立運動科技中心,為拳擊、射箭選手研發AI訓練,譬如選手只要戴上VR頭盔,就能將自己置身某一個比賽環境,「過去都是用想像的,但是現在直接透過戴上VR,把想像實體化,」清華大學教授朱宏國說,透過沉浸式訓練,可以幫助選手的運動表現更好。 這塊不斷壯大的市場大餅,不僅台灣,全球亦然。 各領域都想跳進來玩購併衝高、產值上看13兆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全球運動科技產值規模在二○二○年已達到新台幣六兆四千億元的新高值,預計在三○年將翻倍至十三兆四千億元,十年複合成長率七‧七%。 根據德國SportsTechX統計,二四年全球針對體育科技公司的購併金額達七十億美元,是近五年次高,僅次於二三年。報告也提到:「這些投資方涉及運動團隊、媒體機構、廣播公司等,這意味著,運動科技公司已經吸引更廣泛的投資來源、多個領域都對此感興趣。」 購併金額近兩年創新高值的背後,是投入運動科技的市場玩家,已經不受限運動產業了,包含半導體、科技業、汽車產業的龍頭公司,都紛紛跳進來。 圖表製作者:陳盈螢 圖表製作者:陳盈螢 像是晶片大廠英特爾,就在法國巴黎奧運的前置期,運用AI技術建置數位孿生平台,協助這項大型賽事的主辦單位,可以在該平台上,根據不同天氣、人潮,模擬進出口動線、錄影設備定位。 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公司現代汽車,則是運用工廠內檢測瑕疵零件的技術,幫助韓國奧運選手,檢查、並剔除可能妨礙訓練表現的箭,提高命中率。 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協力去年奧運賽事的轉播公司,運用AI生成賽事精華,並由AI播報員進行旁白配音;在台灣的Google Cloud,則是協助我國新創捷思科技,開發即時生成體育新聞的AI工具,產品並預計在今年上架。 不過,台灣體育科技新創的發展並非一路順風順水。 桃園市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吳德威坦言,不少投身運動科技的新創團隊,其實是「十年寒窗無人問」,包含十二強賽情蒐團隊之一的灼見,資金一度快要斷炊。 吳德威分析,過去體育科技新創的募資不易,畢竟不是每位投資人都會認識或是熱中每一項運動,因此相對不容易理解,像是智慧場館、球場管理系統等運動軟硬體產品可以為產業帶來多少產值、未來有多大的商業想像空間。 但在疫情助攻下,加上國人更關注健康議題、國際賽事屢創佳績,讓台灣運動科技新創們的創業環境,正漸漸從一片沙漠變成綠洲。 現在有更多台灣團隊,陸續在國際市場裡發光發熱。就像全球熱銷百萬支的小米智慧手錶,其演算法來自台灣的博晶醫電;或是前述的超妡科技,不僅每場直播可以幫客戶省下數萬元成本,日前更受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青睞,成為該集團孵化器的一員。 陽明交大產業加速器暨專利開發策略中心主任黃經堯表示,台灣追著全球發展進程的腳步很快,尤其在科技領域,因此有很多國家,都樂意且積極與台灣運動科技新創合作。而其生產製作的軟硬體產品,甚至能以高出台灣原價三倍的價錢賣出,凸顯品質優異。 像高爾夫球場管理系統綠夾克(Golface),更已經將自家產品導入日本的高爾夫球市場。該公司共同創辦人廖聰哲告訴我們,台灣體育科技新創過去不被看好,但是過去幾年來,他們拿下各種客戶、也跨出國際,「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我們真的很好!」 ...

2025.02.27

財經

全球巨頭正在重新洗牌,第一名不斷換人做! 5日美股收盤輝達市值曾短暫超越蘋果,衝上全球第二名、僅次於微軟。沒想到在幾天內,蘋果進行反撲,推出AI武器Apple Intelligence,這個AI策略極為狂妄,英文翻譯成中文就是「蘋果智慧」,就像是蘋果等於「人工智慧」一樣。 蘋果股價因導入AI產品連日大漲,與WWDC(蘋果公司全球開發者大會)前的股價相比,已經漲了逾10%。 近日,蘋果、輝達、微軟3大王者,持續將彼此逼下冠軍寶座,證明自己才是世界第一。我們應怎麼看待「第一名現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 1.第一名沒有僥倖、是長期耕耘的結果 黃仁勳經歷了30年才達到今天的地位,15年前還被人輕視、面臨財務危機,但現在情勢扭轉、一統江湖;台積電也是經營了近20年,才爬到晶圓代工世界第一。 我們絕對不要覺得第一名很容易,也不要以為可以持續,沒有企業是永遠的冠軍。張忠謀2023年出席台積電運動會時就曾表示擔憂,20年後隨情勢演變,台灣半導體製造環境恐不會像現在有利。 2.要避免對第一名有錯誤幻想、有過大期待 台灣人因為黃仁勳充滿了驕傲之情,但輝達第一並不等於台灣第一,台積電第一也不等於台灣都是第一。這些龍頭企業的外溢效果有限,雖然有不少相關公司受益,如半導體AI概念股,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企業並不屬於這個族群。 3.除了第一名產業,其他對象也需要關注 今天政府看輝達或台積電,想打造「護國群山」,但瞄準對象大多屬於半導體產業,這會讓資源變得更集中。 站在政府立場,當然希望盡快培更多養贏家、讓台灣更強大。但我個人對於AI的解讀是Average Individual(平凡的個人),未來AI將會普及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人人皆能使用,即「AI平民化」。 因此,長遠來看,不是只有資工系或在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值得重視,我們應關注其他產業。協助一個成績80分的往90分邁進,和幫助一個人只有50分的人提升到80分,何者比較有意義?我認為是後者。 根據最新數據台灣半導體僱用人員約32.7萬人,占總就業人口2.8%,但占經濟總產值13.1%;其他製造業、服務業行業人口占就業人口比34.7%、58.5%,但貢獻GDP僅有32.3%、60.8%。這說明半導體產業並未創造很多工作,卻創造極高產值,難怪政府會偏心! 荷蘭過去因出口天然氣而富裕,造成工人失業、財富不均,這個現象稱作「荷蘭病」。雖然台灣和荷蘭情形不同,台積電會成功是因為後天努力,不是因為先天資源,但現在台灣財富差距急速擴大,或可稱為「台灣病」。 將過多資源集中於半導體及AI產業、忽略其他產業,是台灣的長期危機。我們逐漸變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類似問題在美國已發生,值得台灣借鏡!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林易萱 ...

2024.06.19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