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女性創業菁英獎】助妳好孕!臺北醫學科技建立全臺第一生殖醫學品牌 從一開始的文件申請、部門成立、服務規劃,到後來的產品設計、品牌行銷等,全都由她一力推行,並逐步接手公司成為營運長... 2025.03.11
財經 臺灣期貨交易所推出「臺灣中型100指數期貨」,深化期貨市場商品多元性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129正式推出「臺灣中型100指數期貨」,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精準掌握中型股市場脈動的工具。此新商品追蹤市值排名第51至150名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具備產業分散優勢,能夠反映臺灣中型股的整體走勢,為交易人創造更多交易及避險的機會,滿足期貨市場對中型股相關商品的需求。 期交所目前的主力商品如大、小臺指期貨及臺指選擇權,均以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指數為標的,該指數市值排名前50名的股票市值占比達70%,其中台積電占比逾三成五,加權指數的變化主要受市值前50大的股票影響,較未能反映中型股的走勢。而市值排名第51至150名的中型股,其市值僅占加權指數約15%,卻貢獻了約30%的成交值,且中型股具有活潑的股性與較大的日內波動幅度,市場對中型股有高度的交易及避險需求。因此,臺灣中型100指數期貨的推出,將滿足此一市場需求,並進一步完善國內指數期貨產品結構,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元的交易與資產配置選擇。 配合市場交易及避險需求,期交所將同步於12月9日將聯電期貨、元大美債20年ETF期貨及日本東證期貨納入盤後交易時段。此舉是基於相關標的與國際行情高度連動,且具備良好流動性與市場需求。期交所未來將持續檢視商品納入夜盤的可行性,以即時滿足交易人的多元需求。 期交所表示,透過臺灣中型100指數期貨的推出及盤後交易標的的擴充,不僅強化了期貨市場商品的多元性,亦回應市場對中型股及夜盤交易的需求。未來,期交所將持續研發創新商品,優化交易環境,為市場參與者創造更多價值,推動臺灣期貨市場穩健發展。 ... 2024.12.12
財經 淨零減碳從文化中起步 「你的每一個選擇、每一項行動,都可以有淨零減碳的思考。」文化部次長王時思揭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文化部而言,推動淨零減碳不僅是政策的執行,更是一場價值的重塑。在這場革命中,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改變生活態度與行動選擇的實踐者。 政策與行動並進,文化部的減碳基礎工程 在推動淨零減碳的路上,文化部的角色不在於技術的革新或數據的演算,而在於將這項看似冰冷的環境議題,轉化為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生活價值與選擇。文化部的任務是將這樣的價值融入文化創作與表演中,讓每一場展覽、每一個活動,都能讓減碳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文化部逐步構建了三大基礎工程。首先,通過制定《文化產業淨零指引》,為文化機構提供清晰的減碳規範與方向。其次,針對10間文化場館進行全面碳盤查,了解現況並改進空間。最後,透過補助計畫的推行,支持文化創意產業進行綠色轉型,將永續行動從理念落實為具體的實踐。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永續的0,是從零開始的出發點,也是歸零的賽末點。 文化減碳實驗,展覽中的創意與行動 文化部策劃的「永續的0:文化創意產業 淨零減碳路徑展」,以文化語言詮釋減碳理念,透過互動創作,讓觀眾重新審視能源與資源的價值,並將這種思維帶回日常生活。 展覽中呈現過往的成果案例,例如,在國家兩廳院的《寫給滅絕時代》中,觀眾透過踩踏自行車發電為表演供能,體會能源生成的艱難。臺中國家歌劇院《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的表演,則結合舞者的肢體動作與能源裝置,將身體踩踏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展現能源流動的詩意。而衛武營的《波麗露在高雄》更以「不搭台、不架燈」,運用內建太陽能裝置之移動式電力儲能系統設備作為電力來源,以因地制宜的形式取代傳統燈光與佈景。 這些嘗試不僅展示了減碳的可能性,更讓人理解,減碳是一種可以被感受的文化行為,而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 策展人方敘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淨零減碳要先形成共同意識的「價值鏈」後,才能形成「產業供應鏈」。 減碳不再是束縛,文化創意激發永續靈感 然而,這場文化減碳的行動並非毫無掣肘。問及策展的挑戰時,策展人方敘潔表示,與其說是挑戰,「淨零減碳」更像是為團隊建立共同目標與默契的通關密語。她認為,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可以藉由創造性的發想,以及對應工具或方案的適切選擇,找到減碳與創意的平衡點,實現環境責任與藝術表現的雙贏。 事實上,減碳並非文化創作的束縛,而是一個激發新靈感的契機。在「永續的0」展覽中,除了在舞台設計與能源運用上的嘗試,展場內也充分體現了循環與節能的理念。展覽使用可循環材質的塑料棧板作為基礎,這些材料以單一元素且能多樣化組合的方式應用;輸出則採用回收材料製成的宣影布,兼具環保與創意;此外,場內的展示設備也引入相對低耗能的電子紙螢幕,進一步減少能源消耗。 國家兩廳院利用拆除的舞台木板做成「表演藝術圖書館」展示桌,延續產品生命週期,也是永續的做法。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丰宇影像 再舉一個案例,2021年重新改造的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館內的展示桌成為減碳與創意結合的典範。2017年戲劇院重整時被拆除的舞台木地板,歷經30年歲月洗禮的奧勒岡松木材,帶著曾經支撐無數表演藝術工作者的使用痕跡,如今被賦予了新的功能與生命。這些桌子不僅延續了木材的價值,也象徵著表演藝術與永續精神的交融。 這些實踐證明,當減碳成為創作的一部分,它不僅能保有創意,還能啟發更多靈感,讓文化工作者重新審視創作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減碳,能否從「別人的責任」變成「我的選擇」?觀眾能否從舞台上的發電裝置、循環利用的木材或是低耗能設備中獲得啟發,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只有當這些觀念擴散到日常選擇中,文化減碳的努力才能成為一場深遠的社會變革。 「永續的0」展覽或許只是一個起點,但它已經向社會證明,文化可以是凝聚共識的媒介,更將成為減碳思維的實踐者與推廣者。 〔文化部廣告〕 ... 2025.01.17
財經 青年創業的夢想在嘉義市實驗、實踐、實現 嘉義,這個名字彷彿是一首老歌,輕輕哼唱著兒時的回憶。空軍市場的麵香、東市場的牛肉湯,是味蕾上最深刻的烙印,也是我對故鄉最初的記憶。大學畢業後,我曾遠赴他鄉追逐夢想,但每次回到嘉義,都會被這座城市煥然一新的面貌所驚艷。 昔日安靜的小城,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充滿創意的實驗場。走進嘉義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老屋不再只是老屋,而是承載著故事的咖啡館;傳統市場不再只是菜市場,而是匯聚了各種特色小吃的美食天堂。這一切的改變,也許政府機關的助攻扮演著很重要的關鍵角色。最近,經濟日報「2024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剛出爐,嘉義市榮獲全台第二大幸福城市(僅次於台中市),而「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83.3%高滿意度奪得全台第一!果然是受到民眾肯定的「好所在」。 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成果發表會 由於自己的工作關係,經常會接觸到各地方政府與新創團隊,發現近年來嘉義市吸引青年留駐的支持政策非常多元有趣,包含支持青年創業、老屋的改造、特色店家的數位應用等,根據媒體報導,這些計畫中,「青年創業補助獎勵計畫」近四年間吸引了255個團隊投件爭取,也支持了45個青創團隊打造創業夢想,其中,「文創設計」、「食農創新」以及「風格餐飲」等,是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創業類型,嘉義市,如同一座綻放新意的慢活之城,青春與創意在這裡與土地的底蘊相擁,讓每一條街巷都流動著溫暖的人情,綻放著創新的光芒。 產業別各年度比例變化 我曾接觸過許多受嘉義市政府補助的青創團隊,談到申請計畫的初衷,並不只是為了爭取一筆經費,更是為了找到一條能讓夢想走得更穩、更遠的路。從財務規劃、通路上架到勞資問題的解答,政府計畫能用紮實的培力課程為他們補足創業所需的能量;業師的陪伴與指引,如同一盞盞溫暖的路燈,讓他們避開陷阱、少走彎路。原本遙不可及的高成本行銷,透過計畫助力,也可轉化成輕盈而有效的推廣能量,讓每一個懷抱夢想的團隊,都能站上舞台,自由綻放光芒。 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說明會 在接觸青年創業者的過程中,有許多讓人難忘的特色團隊,私心推薦位於蘭井街以梅山紫蘇梅入麵的新創店家「煙拉麵」,這家排隊拉麵店在市府的宣傳與好味道的口耳相傳下,已成為嘉義市的知名排隊店家,創新美味值得一嚐再嚐;另外,讓人難忘的青年創業團隊,「宇安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創辦人是農夫也是工程師,在目前少有年輕人投入農業的現況下,立志開發大家都用得起的農業設備,在永續概念及氣候變遷壓力下,朝提供農業低成本、高效率的科技解方努力,也獲得許多計畫與合作夥伴的認可,他們都是嘉義市富有特色與理想的青年創業代表。 111年青年創業團隊-宇安科技農業有限公司 112年青年創業團隊-煙拉麵 漫步在這座充滿回憶與創意交織的家鄉,我的心裡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感,這裡有我的老家,有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更有一股新奇與活力正悄然發酵;市府提供資金補助、創業育成中心的扶持,讓年輕人的夢想有了實現的舞台;老屋修繕的推動,也讓那些承載歲月的建築重新綻放光彩;而創意市集與展覽,更為新興創業者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讓每一份努力都有機會被看見,如今的家鄉,年輕人已不必離鄉遠行,因為家鄉已是夢想最好的歸宿,歡迎與我一起回「嘉」。 112年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成果發表會暨服務體驗區於嘉義秀泰影城登場 {DS_BOX_38846} 「嘉義市政府廣告」 ... 2024.12.31
財經 從古都到智慧都:臺南邁向未來之路1 黃偉哲引領臺南四百啟動資安大城進行式 臺南,是臺灣最古老的國際城市,現在的它正納入科技、永續、智慧的元素,換上「資安大城」的未來新身分。 進入數位時代,古都臺南展開大跨度的城市轉型,將「資訊安全」列入智慧城市未來建設重要一環。 鄰近臺南高鐵站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是由臺南市政府與中央十三個部會攜手打造。其中,臺南市府就透過科學城辦公室,與民間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配備AI邊緣運算模組的交通智慧杆,整合影像與道路資訊,運用AI進行車流與交通監測。 黃偉哲市長認為,科學城不僅是推動智慧城市治理的實驗場域,也是臺灣首座集展示、演訓、實證功能合一的資安實戰基地。然而臺南為何要抓緊資安議題,打開城市的無限可能?「四百年前,臺南與荷蘭歷史交會,走入世界;四百年後的今天,荷蘭海牙的資安聚落推動經驗,給了我們效法的方向。」臺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蒙志成提出答案。 借鏡荷蘭推動臺版資安產業聚落及競賽 臺南城市的願景,用資安解鎖,其實底氣十足。蒙志成表示,「海牙資安三角洲」HSD是歐洲最大資安聚落,沙崙也擁有資安產業聚落的優勢資源,因此臺南市府希望結合民間創意與資源,透過工作坊或黑客松競賽等模式,讓臺南逐漸成為國內資安攻防演練的最佳試驗基地。 近年來,臺南推動城市級的資料交換匯流中心——「SOA城市數據交換整合平台」,獲得「第五屆政府服務獎」、「2022國際標竿專案奬」與「2024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肯定,展現臺南城市數位治理的能量。然而站在保障資訊安全的角度,維護資安韌性就成為重中之重,因此臺南市府除了設置EDR端點偵測設備、與雲嘉嘉建立資安區域聯防、加入國家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會員,落實資安政策及防護措施外,並積極培育資安人才。 所以,從明年起,臺南將舉辦臺版的資安競賽,以公私協力方式,為臺南地區的青年學子培育資安技術,同時補強行政機關對外服務的資安漏洞。蒙志成指出,沙崙綠能科學城是發展資安的重鎮,市府希望將人才培育與產業連結,進而達成資安產業化。 「所有政府推動的想法、政策及計畫,需要產業的參與,再加上政府投入育才,才有辦法永續推動。」蒙志成強調,生成式AI的興起,為資安帶來全新挑戰,而臺灣也需要更多資安防護之際,臺南帶動資安產業的布局,更責無旁貸。 [臺南市政府廣告] ... 2024.12.18
財經 從古都到智慧都:臺南邁向未來之路 2 臺南即時水情一「點」通 黃偉哲為災防應變建立韌性 極端氣候帶來爆量的雨水,不斷超過河川防洪的設計標準,與洪水共生成為不得不的必然。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政府面對水患,從「提升災防應變韌性」的思維出發,以實體治水工程結合智慧科技,由水利局推出「即時水情一『點』通——智慧防災推動計畫」,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第六屆「政府服務獎」的「數位創新加值」獎項肯定。 臺南地勢多低漥,過去的莫拉克風災就曾造成臺南淹水面積達到五・五萬公頃,約占臺南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現在臺南下一場午後雷陣雨,一小時雨量八十毫米已經是常態了!」臺南市政府水利局總工程司邱乾艶表示,面對這般強降雨可能造成的水患,購地興建抽水站緩不濟急,必須儘快利用即時防災的非工程手段加以因應,而「即時水情一『點』通」系統就是目前最適用的策略。 搶時間防災 提高全民意識 這套水情系統以海納百川的作法,整合臺南從過去至今發包的各廠牌型號的監測設備資料、各機關單位的CCTV即時影像,以及加入設置具監控功能的移動式抽水機,產出即時且正確的水情資訊,提供各單位及第一線防災人員,用於決策與應變作為。 像是當淹水感測器偵測積水達到警戒值時,這套系統就會發送簡訊給防災相關業務人員、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幹部、里幹事、里⾧、社區發展協會、防災士、工業區理事⾧等人,提醒里內發生積淹水情況,即刻啟動應變措施。 邱乾艶說,以前臺南市區小東、大同路等幾條道路地下道,遇到下大雷雨時,屢遭淹水,對通行車輛造成危險,現在有了這套水情系統後,交通局、警察局跟工務局收到簡訊的提醒,就能即刻派員趕赴現場,展開封路的準備。 而這些水情資訊也被開發成「臺南水情即時通」App,給予民眾免費下載使用,目前下載次數達到十一萬次,而且公開的氣象特報、水利、市府發布資訊,都能讓民眾在災前、災中、災後知悉,藉以增加全民防災意識,提高防災應用影響力。 「我們的工作就是把災害降到最低,沒有生命財產的損失、承受災害的時間也要最短。」邱乾艶強調,面對氣候變遷,現在任何一項治水工程都不能向民眾保證日後會無災無難,所以站在防災、減災、避災的觀點,導入智慧防災技術加以輔助,有其必要性,也是當務之急。 [臺南市政府廣告] ... 2024.12.18
財經 用三策略破解外銷誤區 台灣農產品打進高端市場 農產品拚出口、賺外匯的全球化戰爭,已歷時多年,要成功攻佔海外高端市場,各憑本事。像銷售50多國的紐西蘭奇異果,由當地果農合作社自己研發新品、整合供應鏈、做市場拓銷;擁有全球市占七成的挪威鮭魚,也是養殖業者搞定從養魚、外銷到送到海外消費者餐桌的一條龍模式。 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舉辦的臺灣生鮮與截切鳳梨餐車行銷活動,該會社對於臺灣金鑽鳳梨的品質表達高度肯定。 從研究端改變思惟 從目標市場需求切入 回頭來看台灣農產品,由農民或農企業自行攻略海外市場,恐怕力有未逮。農業部部長陳駿季直言,台灣的狀況與其他國家不同,包括品種、栽培、病蟲害管理、採收包裝、冷鏈、銷售等相關技術的支持,有九成來自於公部門,不似歐美、紐澳等國家的大部分私人農企業,能一手攬下專為海外市場設計的技術與銷售。 所以,農業部就必須當起領軍外銷的火車頭,祭出精準外銷策略,帶領台灣農民打入高獲利的海外高端市場。「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農民)賺錢,如果他們賺不到錢,可能就會離開農業。」陳駿季說。 面對全球市場競爭者眾、需求變化快速,陳駿季認為,農業部做外銷,也必須從研究端改變思維,以開發新品種、新技術來說,已經不能從育種者或開發者的角度去切入,要先看農產品是外銷哪一國?目的國的市場跟內銷台灣有哪些共通性?把這些市場調查的訊息,回歸給農業研究人員,讓他們根據目標市場,再鎖定開發適合的品種、管理、運銷等技術,以符合對方的進口檢疫條件。 所以,農業部針對農產品外銷,擬定「目標市場定位、擴大通路、跨域整合」的三大策略。由於台灣農產品以往集中外銷中國,後來中國用非正常貿易的手段,暫停輸入台灣農產品,因此農業部必須重新找目標市場。 再來就是進入通路布局,陳駿季指出,農業部必須主動為台灣農產品,鏈結貿易商掌握的超市、量販、百貨通路,把通路規模做大;最後則是針對農產品可供系統性加工的多樣態,跨域找來不同產業的合作夥伴,進行整合銷售,例如台灣豬肉曾與日本京急電鐵合作,推廣鐵道排骨便當。而這三項策略也為台灣鳳梨、龍虎斑破解外銷誤區,重啟或新拓日本、美國的高端市場。 國產石斑以分切小包裝等多元產品積極搶攻日本市場。 打破障礙 鳳梨、龍虎斑逆襲市場 2021年,中國無預警以檢疫問題為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後來台灣鳳梨轉往日本等高端市場。隔年,外銷日本的台灣鳳梨發生果肉內部褐化,導致降價求售,後來,農業部研究鳳梨出現黑心的原因,是運輸冷鏈的低溫貯藏不當、引起寒害,造成果肉內部褐化。陳駿季解釋,台灣鳳梨皮薄,無法承受溫差過大的冷鏈中斷,像是報關開箱檢驗出現的回溫,就會引發果肉黑心。 於是,農業部重新擬定一套鳳梨輸日策略,從日本消費者喜歡酸中帶甜的口感,挑選適合輸出的品種,並針對該品種研究適用貯藏的包裝方式、溫度控制,以及販售模式。農業部與貿易商嘗試以截切鳳梨鮮果,使用塑膠杯盛裝果肉塊,放在小七通路銷售。據農業部預估,今年台灣鳳梨輸日達到一萬九千公噸,相較去年成長約二三%。 這三大策略用於龍虎斑,也同樣奏效。台灣養殖的石斑,有龍虎斑、龍膽石斑及青斑三大魚種,其中以龍虎斑產量最多。為了替龍虎斑拓展海外市場,農業部挑戰飲食習慣與台灣相似且具有高端海鮮消費力的日本市場。 陳駿季指出,日本認定龍虎斑為珊瑚礁魚類,會食用礁岩的海藻,導致體內累積藻類的西卡毒素(ciguatoxin),因而拒絕進口台灣龍虎斑。 從八年前開始,農業部開始與日本溝通,說明台灣有人工養殖龍虎斑的技術,不會累積西卡毒素。「日本人很講究證據,我們提供從種苗、養殖環境、飼料、成魚、加工產品各階段的監測結果,證明台灣龍虎斑不含有西卡毒素,才取得日本的認可。」陳駿季談起這一段龍虎斑獲准輸銷日本的經過。 好不容易幫台灣養殖的龍虎斑拿到外銷日本的門票後,農業部後續還有市場端的關卡要闖,例如日本民眾對龍虎斑陌生、未曾食用,農業部持續研究日本市場對龍虎斑的潛在需求,打算採用分切魚肉的小包裝銷售,並積極推廣中式餐廳全魚料理,舉辦品嘗會、推介活動等,增加日本消費者對石斑魚認知,強化台灣龍虎斑在日本的知名度。 台灣農產品外銷過往仰賴像中國這類單一國家,始終存在著高風險,然而如何幫台灣敲開其他海外市場的大門,農業部抓到訣竅、用對策略,接下來會有更多開花結果的成績。 [農業部廣告] ...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