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梳髮

共有 7 則相關文章

生活

一頭柔亮的秀髮是多少女生夢寐以求的?現在更有不少頭髮專家、造型老師對我們提出許多照顧頭髮的建議,但其實你知道頭髮並沒有那麼需要被「照顧」嗎?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常識和生活習慣開始檢驗,別不知不覺就對頭髮做出許多隱形的傷害呀! 錯誤1. 一直梳一直梳一直梳…… 最多人犯的第一大錯就是「愛梳頭髮」!不知道哪來的迷思,說梳常頭髮會刺激頭皮。但事實是,過度的梳頭髮反而會造成拉扯,長期下來對頭皮和頭髮都會造成傷害,建議是每天梳約10~12下就足夠囉。 錯誤2. 在頭髮濕濕的時候就梳頭髮 對抗容易打結的濕頭髮,其實是需要專業工具的,也就是髮型師在替我們剪頭髮時使用的「剪髮梳」,這種寬尺的梳子設計可以減少對頭髮的傷害,同時也帶有抗靜電的功效,千萬不要隨手拿起隨便的梳子就想解決打結的濕髮喔! 錯誤3. 用錯髮圈 髮圈幾乎是所有女孩的必備品,但你知道在挑選上也是有學問的嗎?橡膠製成的髮圈會對頭髮造成斷裂、損害,利用彈性棉線製成的髮圈則可以避免掉這樣對秀髮日漸累積的傷害。 錯誤4. 不潤絲! 氣候使然,臺灣有許多頭皮容易出油的人,許多女生認為用潤絲精會使得出油的情況更加嚴重,但實情並不是這樣的!潤絲精的功能是能預防頭髮受到損傷、加強保護能力,而油性頭皮和髮質的人只需挑選適合油性髮的潤絲產品,並避免在頭皮處使用即可。 錯誤5. 不重視頭皮清潔 雖然越來越多人知道頭皮對頭髮健康的重要性,但還是有許多人沒有認真清潔頭皮……對頭皮深層清潔、按摩不僅能刺激頭皮的生長,也能清除頭皮上的老廢角質,所以洗頭髮時記得要一起洗頭皮喔。 錯誤6. 在濕髮的時候就造型頭髮 雖然濕髮的時候「好像」比較容易造型頭髮,但其實這樣對頭髮所造成的損傷是比乾髮多的!一定要在頭髮全乾後才抹上造型品,因為濕頭髮是相較比較脆弱的狀態。如果你真的來不及吹乾,但又不想要披頭散髮,就請使用髮圈和小髮夾做簡單的造型即可。 錯誤7. 不給頭髮休息時間 如果你是每天都要抹髮臘、髮膠的人,還是請盡量讓頭髮一週休息兩天吧。也記得一定把頭髮清潔乾淨再去睡覺,才能養成健康的頭皮和髮質喔。 請記得,頭髮就像我們的皮膚一般,只要溫柔、認真地對待它,它一定也會溫柔地回應你喔!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美麗佳人》官方網站;《美麗佳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15.02.02

生活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高的關節,上臂的肱骨,只有淺淺靠在肩胛骨上,主要是由肩關節深層的四條旋轉肌群,包括上緣的棘上肌、下緣的棘下肌、內側的肩胛下肌、環繞肩膀的小圓肌,來做出各種需要動用到肩部的動作。 而五十歲左右,正值人生的中間點,智慧與腦力正盛,但肩膀的旋轉肌群,也已經累積了四、五十年的耗損。肌腱、韌帶雖老舊,但還不至於到損壞的程度,倘若有受傷、發炎現象時,肩膀往往會因疼痛不敢活動,而使得肩關節逐漸有沾黏現象;沾黏越嚴重,活動範圍越不靈活,肩膀越覺得僵硬,這就是俗稱的「五十肩」。 常見單側先發生,且因成雙成對的身體結構,耐用期差距不大,當一側發生問題時,另一側的使用率勢必增加,因此,未來另一側肩膀,罹患五十肩的機率也不低。 五十肩的發生是不知不覺的,往往要做以下動作時才會發現,例如:男性常無法拿長褲後方的皮夾,動作有些卡卡;女性則是無法順利扣好內衣背釦;洗澡前,想脫掉套頭上衣,居然無法靠自己做到;洗完澡,要拉上褲子,也意外出現困難;早上起床,無法舉手梳頭;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時,若是翻身壓到患側手臂,常會因發炎,而痛到無法忍受睡不好⋯⋯,對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也會造成日常活動的不便。 到底五十肩與肩膀的肌腱炎,有何不同?為何又叫作「冰凍肩」、「凝肩」?經常打電腦會更容易得五十肩? 本期由專精五十肩與肌腱炎鑑別診斷和治療的鍾佩珍醫師,來分享肩關節保養的關鍵養生之道。 如何避免五十肩: 別舉重物、手肘懸空打字 放在冷凍庫裡的食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凍到硬邦邦。而五十肩之所以被稱作是「冰凍肩」、「凝肩」,就是因為肩膀會很礓硬,像被冰凍過,失去彈性、難以動彈、有如凝固的肩膀。如果置之不理,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會越來越受限,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要如何避免五十肩上身?最重要的是,要能理解中年的身體,就像中古車,必須好好保養,適度鍛鍊,才能延長使用期限。尤其是肩膀上緣的棘上肌,最容易受到壓迫摩擦,產生撕裂傷。 以上班族來說,勉強把手臂高舉過頭,取高處的重物,最有機會讓棘上肌受傷、疼痛而導致肩關節的沾黏,引發五十肩。建議要拿高處的東西時,先以椅子或梯子墊高,避免手臂高舉,改以平行移動的方式,把高處的物品拿下來。 平時使用電腦時,要適度的休息,多注意姿勢,手肘宜輕輕放在桌面上打字,可讓肩膀處於放鬆的姿態。最忌手肘懸空,用力高聳肩膀打字,這會讓肩頸很緊繃、不適,增加罹患五十肩的機會。 居家打掃時,像是擦地板、吸地板的動作,常需要把手臂重複往前伸長,久而久之,也會累積出傷害,導致肩膀提早退化,建議可善用科技家電,像是自動吸塵的掃地機器人代勞,減少肩關節的施力。 而肩部的肌腱炎與五十肩,該如何分辨?可由專業的復健科醫師,以被動式的推拉動作,來做關節各個活動角度的測試。一般來說,若僅肩膀疼痛、無力,卻沒有關節僵硬、角度受限,就還不是五十肩。但若持續因肌腱發炎而不敢活動肩膀,則有可能是五十肩的前兆。 不管是肌腱炎或五十肩,對每天都要活動的肩膀來說,都是災難。 在發炎期,可使用消炎藥物減少發炎、降低疼痛,或接受專業的復健治療,如:肩膀的熱敷、電療,來減輕因發炎造成的不適。 提高肩關節靈活度: 居家扶牆運動或水中運動 五十肩患者的居家扶牆運動,可以逐漸把僵硬的肩關節拉開,增加活動角度,也相當重要。 進行時先面對牆壁站好,手臂打直,扶著牆壁,手指開始慢慢的往上爬高,直到不能爬時,停留五秒,再慢慢爬下來。這套動作可重複五到十次,持續進行能增加肩關節靈活度。 等到肩膀往上的角度,已經達到一百二十度(正常是一百八十度)左右時,可嘗試躺在床上把手舉高,利用地心引力的力量,把沾黏的肩關節,角度再拉開一些。 如果會游泳,建議可游蛙式來拉開沾黏的角度,但較不建議自由式,因為自由式的划手動作較吃重,且所使用主要的肌群,正是肩膀的旋轉肌群,有可能加重肩關節的局部壓力,而難以負荷。 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中年人或年長者,也鼓勵可多進行水中的活動。因為水的浮力可提供身體支持與保護,較不易發生運動傷害,加上水又有很大的阻力,可做運動的肌力訓練,提供關節穩定的力量。 光是直立在水中慢慢走動,靠著水的阻力,即可增加肌肉、肌腱的強度,達到增加身體柔軟度、關節活動力的目的,不管是對肩膀、頸部、腰部、髖部、膝蓋的關節,都有正向的益處。初學者,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慢慢增加到兩次,每次十五分鐘,共三十分鐘來做日常訓練。每週可做三到五次,即可達到保養兼修護的目標。...

2014.10.1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