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年近60台灣醫師:除了堅守崗位⋯給身邊人多一點善意,才是真的 最近因為疫情緊繃,在路上散步也要戴口罩。不是一件壞事。每個人都受到驚嚇,至少在口罩背後,我們看不出誰比較害怕。其實就不要再掩飾。疫情真的很嚴重。 COVID-19一來,我瞬間蒼老許多,我是高危險群。我端詳鏡子裡的自己。我年未60,眼瞼浮腫,皺紋變多,鬆垮的臉上,還出現大大小小的斑點。根據指揮中心的資料,老人死亡率可以到2成。不知道心態老算不算。我再怎麼塞填充物,打肉毒桿菌,雷射去斑,當它進入我身體的時候(最好不要),會立刻知道我有多老。何況這些年,我勤奮工作,把自己身體拉扯到最大限度,可能整組壞了了……可是未完成的事還很多。 我很慶幸現在自己還能工作。雖然貢獻度和年輕人比起來,顯得有點蒼白。這些年生產力下降,感慨變多。慢性病上身。還有點肥胖。我需要減重。肥胖也是個重症危險因子。所以我開始慢跑。一邊跑,一邊思考。萬一我得病,如果是重症,就不要CPR了。搞不好會傳染給幫我插管的那個倒楣住院醫師。我不希望自己多佔用一個呼吸器,留給有機會救起來的年輕人用吧! 這些年都做了些什麼? 拿棒球做比喻,沒打過什麼全壘打,一壘安打,二壘安打倒是不少,盜了一些壘……可以確定的是,我是忠實的跑壘者。從我有記憶的時候就開始跑,很少停下來。我很少請假,到現在都一樣。這世界的步調太快。剛好趁這個機會,希望它停一停, 好讓我可以趕上。 在落日餘暉中慢跑時,碰到一位前輩醫師。太太推著坐在輪椅上的他出來散步。我停下來打招呼。他幾年前被診斷失智。 「他全天需要人照料,到黃昏就開始亂。焦慮、暴怒、安眠藥只會使他更糟……」夫人說。我注意到她微濕的眼眶。原來那個令人尊敬,沈穩睿智的教授跑哪去了? 「帶他出來走走,是他最安靜,神智最清楚的時刻,」她說。 我還記得初見面時,他還精神煥發,每天慢跑5000公尺。看我臉色嚴肅。他總是勸我:「你應該多笑一點。」沒辦法, 人生充滿壓力,有些事就是讓我笑不出來。 現在他像小學生一樣笑容天真燦爛。他是幸福的,他的夫人全心全意照顧他……越來越多事讓我笑不出來。我目送了許多戰友的生離死別。沒有太大的傷感,我繼續跑,走自己的路。 一位長我幾歲的學長得了癌症,我去看他。他是知名的國際級學者,很會做研究。說是探病,我還是忍不住向他吐苦水,論文屢投不上,很羨慕他著作等身。好像寫論文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 得了一個不好治癒的病。學長瘦了很多,形容枯槁,昔日眼神中的自信消失了。學長沉默半晌,突然說:「論文那些東西都是虛的,把時間拿來陪陪家人才是真的。」 我突然知道,除了堅守崗位,除了漫長的放空,除了祈禱,還能做些什麼。 人生短促。給身邊的人多點愛和善意。We are isolated, but we are not alone. We'll be OK.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 2021.06.01
職場 一個癌末患者,想對台灣醫護說:你們不知道,這些日子我過得多好 一輩子當醫生,碰上最令人揪心的病人,就是我的朋友。 三年前,他坐在我前面描述症狀。我仔細傾聽。聽完他問我:「你覺得這是什麼病?」他體重減輕、沒有食慾、便血,皮帶必須多穿幾個洞才能勒緊。 他沒等我回答,就自己說:「是大腸癌對吧?幫我找張床吧。」聽他語氣那麼輕鬆,我嚇了一跳 ,我沒有遇過這麼「正面思考」的病人 。 在我的「安排」下,醫院迅速為他做了大腸鏡、胃鏡、超音波⋯⋯「有人罵健保緩慢,没效率。我覺得還好啊!還來不及痛,就什麼都做完了。」他自我調侃。 不幸。每樣檢查都有「斬獲」:大腸鏡發現3x5公分腫瘤;胃鏡發現,他也有食道癌,超音波顯示,肝臟有幾個轉移的亮點。因為食道癌生長的速度比大腸癌來得快,醫療團隊決定先處理食道癌。等身體恢復,一年後再做大腸癌手術。 他感激外科醫師救他一命,沈穩、細心又有耐心,使他症狀「暫時」穩定下來……在最先進的腫瘤標靶藥物下,他達到第一次「緩解」,高興地帶太太烘焙的糕餅到診間。 「真好吃。」醫生說。「可惜我病好你就再也吃不到了。」他說。 他「偽裝」得很好, 笑容燦爛,生活和常人無異。我們心知肚明, 腫瘤還在,只是暫時被困住。 我難忘他每次掃描結果正常,向我宣佈好消息時,雙手合十,感謝上蒼的虔誠模樣。「醫院裡的空氣太糟糕了。」他說:「 我這次要去馬爾地夫。」他總是樂觀地笑著,熱切地活著。 今年初,腫瘤科醫師告訴他: 「你的癌症又回來了。 你的身體可能無法再承受任何化療⋯⋯」「那我還有多少時間?」「幾個月吧!」「意思是明年這個時候我就看不到你了。」「是的。大概是這樣。」「有時候開門見山很OK。 這種事不需要唯唯諾諾。有話直說最好。」他說。 他問我:「是時候了。該告訴三個孩子了嗎?」「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老爸得癌症呢?」有些時候,我必須笑著才能撐過這一切。這次我再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腫瘤科醫師和他談到了安寧療護,以及未來幾週會發生的事情⋯⋯醫師為他寫了轉診信。 上頭寫:「他不怕死。」 他很感恩他的腫瘤科醫師:「他很仔細和我對談,了解我的態度,問我問題,仔細聽我怎麼答……」「他知道我是怎樣的人,才能告訴下一任,要怎樣和我溝通,對我最好……」 我只能苦笑。我看到一個鬥士, 精神和信念長在,他永不屈服,永不退卻,永遠微笑,永遠感恩。和很多癌症末期的病人一樣,腫瘤不再是目標,治療是為了控制疼痛。 最後一次住院,我到病房看他。全然無助地看著他的腫瘤,擴散到肺、肝、腦⋯⋯身體的每一根骨頭。 他精神還不錯,忍著痛坐起身對我說:「好友,不用傷心。我不打算抵抗。我已經告訴太太。我走後,不要在訃文上寫我對抗癌症,打了敗仗。我沒有輸。癌症沒有打敗我。它沒有讓我懷憂喪志。我沒有一刻心神不寧。我活得還不賴。現在我躺在病床上, 被家人朋友圍繞,感覺被愛,十分滿足幸福。我只是遺憾,為什麼以前不曉得,應該要常常這樣聚一聚? 如果有什麼想對你說的,那就是:你一定要記得,職務是暫時的,親人的死去卻是永遠的。請你替我寫信給主任、院長、衛福部部長,告訴他們:台灣醫療體系運作良好,並沒有讓人失望。我的朋友、外科醫師、腫瘤科醫師、護理人員,和幫我倒水、整理我床鋪的阿嫂⋯⋯謝謝您們如此善待我。您們不知道,這些日子我過得有多好。」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 2021.01.21
焦點 財閥如何掏空僑銀金庫內幕大追蹤 蔡乃端涉嫌將虧損金額列入僑銀帳戶,而所賺的錢則中飽私囊,事情爆發後,為了避免事態繼續擴大,對蔡氏父子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蔡紹華亟思與涉嫌造成僑銀巨額虧損的一家美國公司... 1996.01.18
財經 王永慶長孫首度曝光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之子許介立夫婦、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之子苗華斌及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之子施宣麟皆受邀,顯現板橋林家第八代傳人林知延在科技界的人脈... 200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