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抖音

共有 402 則相關文章

國際

為什麼遷移到小紅書?有些美國用戶以諷刺口吻表示,來到小紅書是要「找回間諜爸爸」(Spy Daddy)。「美國人醒過來了,我們超想找到我們的間諜!」一位美國用戶用英語這麼說,還不忘幫自己附上中文翻譯。 這類指稱有「中國間諜」的言論,是在諷刺美國政府想禁用TikTok的理由——擔憂其蒐集的用戶個資可能因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受限於中國法律,而落入中國政府手中。不過,很多使用者顯然不在乎,甚至有人表示「心甘情願」把個人資訊雙手奉上。 從上週末到現在短短幾天內,小紅書躍居蘋果App商店美國排行榜首位。實際瀏覽小紅書可以發現,不少美國用戶此前從未聽過小紅書,也不清楚究竟應該把它視為「中國版」的TikTok還是Instagram。有些人只是跟著這波「難民潮」加入,有人則抱持好奇心態、想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TikTok真的會在美國被禁嗎? 美中用戶在小紅書相遇會如何? 隨著美國用戶增加,美中用戶開始在小紅書上交流,許多留言表示雙方互動的整體氛圍很融洽友善。有中國使用者發佈影片指出,過去很少有機會跟美國網友互動,如今在小紅書相遇,讓他們很期待未來是否可能形成新的社群。 TikTok在美面臨生死抉擇,創作者何去何從? 中國用戶紛紛發佈英語影片,歡迎美國的「新朋友」,教他們怎麼用小紅書;美國人學說中文的影片也越來越多,有的影片則主打替中國用戶介紹美國文化議題,或是直接邀請中國網友提問互動。 隱憂有哪些? 小紅書2013年成立於上海;在美國用戶湧入前,該社交平台使用者大多是中國年輕人,以穿搭、美妝、旅遊等生活化的短影音內容為主。 根據該公司隱私權政策,在中國取得的用戶個人訊息會存放在中國境內;在特定前提下,小紅書會向境外實體提供用戶個資。過去在台灣有質疑意見指出,小紅書也有安全疑慮:若用戶在小紅書發佈了政治敏感言論,即使是在境外,仍可能被中國政府視為違反《反間諜法》等國安法律。 小紅書成為美國TikTok用戶「逃難」目的地,但也難保它不會步上TikTok後塵。根據拜登去年簽署的《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應用程式侵害法案》,只要是「外國敵人」控制的應用程式,都可能面臨遭禁命運。 至於TikTok,美國最高法院正在討論是否暫緩實施禁令,外界預料會在1月19日的禁令期限前做出裁決。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美國「TikTok難民」大舉湧入小紅書 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5.01.15

焦點

過去被認為穩定度低、管理不易的Z世代,如今卻成為「公司男孩」、「公司女孩」(Corporate girlies and guys),愛上他們的公司和工作,就算連乏味的部份也一樣愛。 年輕的上班族哈伯德(Connor Hubbard)就是其一。他會在辦公室待到上午11點,回到離公司不遠的家中用微波爐加熱午餐,或是開車到速食店得來速車道,買完餐點後,在車上邊開車邊吃午餐,並在11點50分回到辦公室座位上。 他把這些看來稀鬆平常的工作日常,放在TikTok後,卻吸引上百萬人觀看他的一舉一動。 觀看這些短影音的粉絲表示,他們喜歡看哈伯德在工作中保持平靜,也希望自己能和他一樣,可以擁有穩定的工作心態。 美國求職網站Glassdoor統計,目前全美有2100萬Z世代全職工作者,今年(2024)起,Z世代已經超過嬰兒潮世代,成為美國職場主要勞動力來源。 Z世代為何重新愛上辦公室? 首先,《經濟學人》指出,在疫情大缺工期間,企業為了吸引年輕員工,爭取他們加入公司,願意給的條件相當多。 例如,Google除了原本提供的美食、按摩、午睡艙福利,也聘請美國饒舌歌手麗珠(Lizzo)為員工表演;能源巨擘英國石油(BP)也為應屆畢業生提供5000英鎊(約合新台幣21萬2208元)的簽約獎金和購車補貼,對Z世代而言是一大吸引力。 而在疫後美國經濟前景不明之下,聯準會也在9月19日表示,美國已從「就業成長溫和增加」,調整為「就業成長放緩」,顯示勞動市場降溫風險提升。 《華爾街日報》指出,年輕員工在一職難求的時候,辦公室工作的「結構感」,包括:帶薪休假福利、為了上班打扮、在社群媒體分享這些點滴,使他們得到滿足,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提升。 就業研究機構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資料也顯示,目前白領Z世代畢業後前7年,留在同一家公司的時間,比千禧世代多了18%。該公司成長總監薩茲曼(Jason Saltzman)更直接把這個狀況稱為「大停留時期」,因為更多人選擇待在原公司。 進辦公室有什麼好處? 另一個讓Z世代愛上工作的原因,則和辦公室有關。線上履歷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調查,76%的Z世代專業人士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學習機會,在辦公室工作,把握所有關鍵面對面機會、結交「工作摯友」,不只能減少孤獨感,也讓他們能從同儕、主管的日常交流間得到成長養分。 而且,當前房租飆漲,Z世代只能選擇狹小空間居住,甚至還得和多位室友同住,難以劃分出生活、工作區域。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為辦公室添加個人風格裝飾,把曾經灰暗、沉悶的工作環境變得「浪漫」起來,讓他們更有意願去辦公室上班。 然而,即便Z世代對穩定工作的抗拒變低,CNBC提醒,Z世代是渴望按讚的世代,期待得到主管的認可與反饋,也希望能夠知道公司培養他們職涯的藍圖,這些都必須符合他們期待,才能延長Z世代對職場的賞味期限。 否則,就如《財富雜誌》(Fortune Magazine)所言,辦公室雖然看似成為Z世代探索成年禮的迷人舞台,但隨著歲月流逝,裝飾精美的辦公室、對朝九晚五生活的新鮮感,都將逐漸消逝。 資料來源:WSJ、經濟學人、CNBC、Yahoo! Finance、Deloitte 核稿編輯:馬自明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4.09.2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