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身體不適時要演講怎麼辦? 二○二四美國總統選戰開跑,在第一場辯論當中,候選人拜登(Joe Biden)讓民主黨陣營中吹起換將的風向。白宮事後聲明,拜登當時剛好感冒,姑且不論此理由是否為真,我們每個人確實都可能遇到身體欠佳卻得上台的狀況。乘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因應對策。 首先,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通常會看起來較沒精神、氣勢也較弱,例如拜登出場時的步伐,就遠稱不上神采飛揚。然而正是在這種時候,更需要有意識的強化氣勢。 當你自覺氣勢較弱時,可以在上台前練習「大樹呼吸法」:想像身體像一株正快速茁壯生長的大樹,雙腳為枝幹向下穩穩扎根,身體如枝葉向上、向外延伸,深深呼吸,將森林芬多精吸入肺部,面帶微笑、嘴角上揚,如接受和煦陽光的洗禮,你的臉龐、眼睛都會明亮起來。 你可以將觀眾席粗略劃分為九宮格,講話時眼神在每一格之間梭巡,並且在話語結束時,在某一格中駐留即可。這麼做會讓你看起來有穩定感。 其次,拜登在這場辯論中聲音中氣不足,中間也數次出現氣音,讓人產生虛弱的聯想。最簡單的解方是事先調整麥克風音量和音質,讓你的聲音聽起來更大而飽滿。當然,拜登的競選團隊很可能並無權限調整麥克風設定,但仍值得我們借鑑。當你知道自己聲音有狀況,可以提早到會場試音——目的不只讓你的聲音能夠被聽得到,更要好聽悅耳。即使在沒有不舒服的時候,也可以這麼做。此外,咬字也要比平日更清晰、嘴型更清楚。 喉嚨不適時,你可以在講桌上準備一杯溫熱開水,並把握空檔喝水潤喉。如果講到一半需要清喉嚨或咳嗽,可以別過頭、遠離麥克風,或者停下來喝水,不用道歉或急促的想繼續說話。有時急著道歉或想繼續講完,不僅顯得慌張,更容易加劇喉嚨不適的狀況,效果適得其反。不如給自己三、五秒時間休息,確認不適緩解之後,再不疾不徐回到內容,更顯大將之風。 避免口誤忘詞,善用講稿或提示備忘錄 拜登當天的另一個狀況是頻頻口誤,例如講錯數字、用詞等。雖然他即時自我更正,仍然容易讓人產生「頭腦不清楚」的聯想。身體不舒服時,反應變慢、頭腦不如平日敏銳都情有可原,這時準備講稿或重點提示備忘錄是很好的策略。 對於「看稿」演講,很多人擔憂這樣會顯得自己記性不好、缺乏準備,其實是多慮了。畢竟看稿看得好時,反而能傳遞出一種慎重其事的感覺。然而要怎樣讓看稿傳遞出的是慎重感,而非缺乏準備?你可以這樣做:當講到數據、史實、法條等內容時看稿;但講到情感、理念、願景時,則要看著觀眾,方能觸動人心。 在強烈的舞台燈光下根本看不到觀眾在哪裡,又要如何眼神交流?即使因為燈光或視力的限制無法真的看到觀眾,也要讓觀眾覺得有被你看到。因為唯有自信與沉穩俱足的人,才會和觀眾眼神交流。 你可以將觀眾席粗略劃分為九宮格,講話時眼神在每一格之間梭巡,並且在話語結束時,在某一格中駐留即可。這麼做會讓你看起來有穩定感,即使並未真的「看」到觀眾,他們也會覺得自己被你看到了。 身體不適時,眼神不會像平日一樣有神,這時可以讓彩妝來助你一臂之力。男性領導者們千萬不要認為化妝是女人的專利,運用適度彩妝修飾氣色,在國際上已經蔚為趨勢,並無男女之分。男性領導者只消化點粉底、眉毛,就能快速讓自己看起來神采奕奕,有神立體。 一場好的公眾演講,不只需要大量練習,更仰賴你對自身狀況的敏感度,以及相對應的處理方法,才能在演講中展現出最佳狀態,進而打動觀眾。祝福各位:做好準備,完美出擊! 展現你的魅力與影響力解析更多領導者形象策略》https:bwnet.pse.is3ywqgd ... 2024.07.11
生活 赴日旅遊生病怎麼辦?就醫方式、費用一次看 藝人大S(徐熙媛)流感併發肺炎在日本離世,令不少台灣人擔心,若在日本旅遊身體不適該如何自救。近年來訪日客人數急劇上升,語言不通在就醫時是一大麻煩;日本發展出JMIP認證系統,提供多國語言服務因應。國人在海外旅遊,也可向駐外館處尋求急難救助服務。 民眾赴海外旅遊,若是慢性病患有日常必須服用的藥物,或是個人特殊用藥,最好攜帶充足藥量,也可準備腸胃藥、退燒藥、感冒藥、止瀉藥、痠痛貼布、OK繃等一般藥品,以備不時之需。然而,還是有些突發疾病需要尋求專業協助,此時語言就成了最大障礙。 擔心語言不通 JMIP認證有助接待外國患者 由於越來越多外國人在日本定居,加上國際化趨勢與訪日客增加,有感於醫療機構需要完善接納外國患者,日本設立「接診外國患者醫療機構認證制度」(Japan Medical Service Accredit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atients, JMIP),由第三方評估醫療機構的多語種診療指南,以及是否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等,判斷醫療機構體制是否有助於接待外國患者,獲肯定者就能獲得認證並納入系統。 JMIP網站目前提供日文、中文、英文、韓文版本,並有檢索系統,可選擇所在地及想要診療的科目。從常見的內科、外科、呼吸內科、牙科、兒科、眼科等,細分至風濕病科、腦神經外科、精神科等。 記者實際查詢東京都得到認證的內科醫療機構,得出15家醫療機構名單,位置從市中心的惠比壽、新宿、五反田,到較偏遠的府中市都有。 旅館可使用的24小時線上看診服務 除此之外,有33萬名醫師會員的日本M3集團旗下醫療人資公司M3 Career,也在今年2月左右開始試用專為服務外國住宿旅客的線上看診服務Hotel de DOCTOR 24。 日本觀光廳2023年統計,外國觀光客每個月有4%,大約12萬人在旅遊期間身體不適,其中約60%是感冒。最令人困擾的問題是語言不通,其次是飯店在晚上人手不足,沒辦法陪同前往醫院。 應運而生的Hotel de DOCTOR 24有22種語言的醫療翻譯,可以讓旅客在客房內24小時隨時看診,再到附近藥局拿藥,主要針對感冒、頭暈、皮膚搔癢等旅客常見的症狀提供診療。 實際上網操作,目前網站共有日文、英文、繁體與簡體中文、韓文、法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多個語言版本,首次使用須支付5萬5000日圓(約新台幣1萬1600元)並下載應用程式Zoom,就可以在線上看診。這筆費用不算便宜,但若有購買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返國有可能提出理賠申請。 日本就醫費用怎麼算 有關就醫費用,在日本短期滯留的外國人屬自費醫療,醫療機構可自行設定價格收費。 許多醫院會運用「診療報酬點數表」,以「1點要支付某某日圓」來設定外國人的醫療費用。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21年度調查,只有2.8%的醫院沒有使用點數表,顯示大部分醫療機構都採用這個體系。 至於是否會收取點數之外的費用,76.9%醫療機構表示「不會」,22.9%表示「有額外收費」。這些額外費用大多是「文書翻譯費」、「翻譯費」等。 收費方式方面,調查顯示,57.4%的醫療機構收信用卡,但42%不收。但若是有JMIP認證的機構,則100%可用信用卡繳費。60.9%的醫療機構則表示,會同意患者分期付款。 至於是否經歷過外國患者沒有付醫療費用的情況,18.7%的醫療機構回答「有」。調查顯示,79.9%的醫療機構會要求外國患者簽署「支付要求金額」的同意書,61.9%會要求簽署「同意配合治療」的同意書。 由於外國患者需要口譯和翻譯,必須比一般病患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加上沒有保險,又有欠費追不回來的風險,許多日本醫院會對外國患者收取較高醫療費,甚至可能是一般病患的2至3倍。 根據實際調查,如果外國患者去門診治療咽喉炎,費用是日本人患者的1.31倍、過敏蕁麻疹是1.56倍、出血性膀胱炎是2.21倍,如果是必須住院的膽管炎會高達2.92倍。如果是重症肺炎住院,費用更可能高達3.6倍。 駐外館處急難救助 台灣政府目前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設有駐外館處,旅外國人發生急難情形時可提供必要協助。若不幸遇上急難狀況,可撥打24小時服務的急難救助服務專線0800-085-095。 日本各地則由不同駐處負責,台灣目前除了在東京設有代表處,在大阪、福岡、橫濱、那霸、札幌都設有辦事處,國人可撥打相應的駐處緊急電話尋求協助。 責任編輯:陳瑋鴻 ...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