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原則

共有 7715 則相關文章

財經

投資股票當然要賺錢,但你在學習如何賺到錢的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不賠錢。 否則,就算你賺到了錢,也不保證下一次不會賠本。這對以上億年收為目標的你而言,根本是本末倒置。因此,投資股票既要學習如何贏,也要學會如何避免損失。 我25年前開始投資股票,到三十多歲時已經累積6億日圓的資產,其中3億日圓是靠股票賺來的,另外2億日圓來自不動產投資,1億日圓來自開公司。 基於這些經驗,我要在這裡介紹「99%股票穩賺術」。從結論來說,就是「在股票暴跌時進場」。 我從事股票投資至今,經歷了3到4次大規模的市場暴跌。 第一次暴跌發生在2000年到2002之間的網際網路泡沫風暴時。我當時才剛投資股票,完全是個投資小白,甚至還讀了專為新手寫的股票投資入門書籍。不過,由於我是在市場暴跌時進場,之後碰上小泉純一郎主政下的多頭行情,我得以將200萬日圓的本金迅速增加到1000萬日圓。 後來,2008年發生雷曼兄弟風暴,接著經過2012年開始的安倍經濟學,又再於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的衝擊。此外,2015年還發生了規模較小的中國股市暴跌。 大規模的市場下跌通常跌幅為50∼60%,小規模的跌幅約為25∼30%。因此,連新手都能獲利的「99%股票穩賺術」,其訣竅便是「逢低買入」。 連專家都難掌握市場走勢 很多靠股票累積豐厚資產的「億萬富豪」,都是慎選下跌行情時進場,藉此獲得巨大的收益。 我認為做當沖或短期波段交易的股民不太賺得到錢。因為股票市場就像擲骰子一樣,即便是經驗老到的行家也無法準確預測動向。 像我這樣有25年股票投資經驗,並且靠股票累積3億日圓資產的人,老實說,也沒辦法精準預測市場走勢。 唯一能夠預測的,就是這種「市場暴跌時」。當市場下跌30∼50%時,股價通常會隨後上揚。 不過,在我25年的股票投資生涯中,這種大規模的市場暴跌大約只發生過3到4次。此外,小規模的市場暴跌每年大約只會有1次。綜合來看,在這二十多年間,市場暴跌的大小次數加起來大約二十次左右。 我趁著20次暴跌時買進,然後等價格上升時賣出,就這樣累積了6億日圓的資產。我認為這也是許多致富股民所採取的必勝策略。 資深股民知道何時是決勝點,能夠在絕佳時機進行交易並且獲利。如果各位能進一步掌握循環市場的特性,就能不斷增加資產運用的機會。 例如,先是小型股,然後是熱門股和主題股,接著是景氣敏感股,最後是服務業、醫療、生物科技和銀行股等,當股票暴跌後,就是以這樣的順序輪番上漲。 股票投資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期望值」。期望值是指權衡風險與回報後,從而提高成功機率的指標。 如果在暴跌後的股價上漲期,一開始就買入銀行股可能會虧損,但在最後買入就很可能會賺錢,因此應當最後再買。服務業也是如此。應該思考「在暴跌後轉為上漲行情時,先買哪一支股票的賺錢機率較高」,慎選「賺錢機率高的股票及買點」再投資。 依照這個順序,像爬樓梯般,在暴跌後逐步轉移資產,就能不斷擴大獲利的機會。 成功的投資家並不是靠抓住10倍股(股價增長10倍的股票)來獲利,而是透過不斷尋找這些有「期望值」的股票,逐步累積獲利。 人們稱這類人身上帶著「強運」,但說穿了,這份「強運」是因為他們整體上做到了「不賠錢的投資」。 接下來,我想介紹2句股票投資格言。 第一句格言是:「行情於悲觀中誕生,於希望中衰退。」 意思是,股票行情通常在持續走跌的時候形成,之後會持續上升,到達顛峰時又再次開始走跌。所以當股價上漲,眾人興奮的說:「果然玩股票會賺錢呢!」、「我也來玩股票吧!」這時候最好趕快賣掉。 這句格言來自一則有名的故事。當年老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父親)聽到連擦童都開始對股票投資感興趣時,就判斷市場即將崩盤而賣掉了所有的持股;結果如他所料,股市大崩盤,世界經濟大蕭條隨之而來。 第二句格言是:「別人不走的路,往往花團錦簇。」 意思是,投資人往往跟隨大眾的心理而行動,但這樣很難獲得大成功,不如反其道而行才更有成功機會。 投資界的格言中,常能看到這樣的金玉良言。如果你在書上或其他地方看到這類格言時,請筆記下來,當成一種學習,對你絕對有幫助。 *本文摘選自幸福文化《有錢人必備的強運腦》 {DS_BOX_39380}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4.12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