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日圓創3個月低點,還會更甜嗎?專家》美國選後,升值是早晚的事 但是在股市上,「不是一個整體幅度的漲,」很難再像之前一樣,創下歷史新高,因為日本以出口型企業為主,日圓升值,匯差勢必會影響利潤... 2024.11.07
財經 警戒!川普上位,日圓恐大反轉?甜甜價快沒了? 但是在股市上,「不是一個整體幅度的漲,」很難再像之前一樣,創下歷史新高,因為日本以出口型企業為主,日圓升值,匯差勢必會影響利潤... 2024.11.05
財經 日圓創38年新低,會續貶嗎?下半年股匯息三賺布局策略 短期炒作資金用零利率借日圓,待日本央行進場護盤,以美元購買日圓來拉抬匯率時,套利者就把日圓倒出來給日本央行,賺取匯差... 2024.07.04
生活 2025日本退稅懶人包》購物退稅品項、金額上限、退稅流程步驟 日本旅遊退稅,如是選擇現金退稅,將會收到日幣退稅,後續若要將日幣換回台幣,須支付匯差和換匯手續費,因此較適合還要在日本旅遊的人... 2024.12.13
財經 日圓趁早買!看到這3關鍵,代表不再那麼便宜了 自2023年春季以來的日圓貶值趨勢正在踩煞車。先前,歐美國家的央行採取升息路線,日本銀行則堅持貨幣寬鬆政策,因此產生拋售低利率的日圓、買入高利率外匯的情況。然而這種情況停止了,原因是什麼呢?仔細觀察一下經濟和市場統計結果就會發現,背後隱藏著遏制日圓貶值的因素。 對沖基金對日圓貶值發揮主導作用 引導日圓貶值的主要力量是對沖基金投資者們。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週統計對沖基金的日圓對美元淨賣出額,一度突破1美元兌150日圓大關,超過2022年秋季日圓急劇貶值的規模。日圓並不僅僅被拋售換成美元。日圓兌歐元匯率也一度創下15年的最大貶值幅度。 決定日圓匯率的因素大致上分為2個:一是日本與海外的利率差,日本與歐美國家的利率差呈現出擴大趨勢,成為日圓貶值的因素;二是供需差,也就是進行比較「買入日圓的出口值」和「拋售日圓的進口值」,觀察哪個金額更大。 日本在2022年創下了史上最大貿易逆差,出現了破紀錄的入超(進口貿易總值大於出口總值),從供需方面,也能發現日圓貶值情形加重。 日圓走勢的3個結構性變化 當日本媒體充斥著日圓貶值消息,可能有不少人受到外匯存款、外匯投資信託等投資方式吸引。投資外匯商品的優點是,當日圓貶值得越厲害,兌換成日圓時的換匯收益舊越多。 但是,把大部分資金挪到外匯商品上的做法並不牢靠。若一味被近期的行情所吸引,很可能會在中長期投資中遭遇換匯損失的風險。 尤其日圓貶值的趨勢正發生3個結構性變化。 1.供需差因素 2022年日本創下最大貿易逆差,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平息後,消費急劇擴大,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能源價格飆漲。對於資源依賴進口的日本來説,進口資源價格上漲的成本,無法完全轉嫁到出口產品的價格上,因而導致大幅入超。處於入超狀態時,為了籌集用於支付的外匯,拋售日圓的行為會增加,又進一步使日圓貶值。 但目前這種異常情況正在已經漸漸停止。由日本銀行公佈的企業物價統計結果來看,2023年以來,進口物價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低於小幅上漲的出口物價。換句話説,這代表日本已經恢復到加工貿易的正常狀態,產品出口價格的成長,比原材料進口價格的成長更高,有助於縮小貿易逆差。 2.赴日旅遊的海外觀光客暴增 新冠疫情後,赴日旅遊的海外觀光客暴增,彌補貿易逆差。日本財務省的國際收支統計結果顯示,將入境遊客消費減去日本人海外旅行消費得出的旅遊收支後,順差額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高峰。熟悉日圓匯率動向的市場風險顧問深谷幸司指出:「入境遊客將外匯換成日圓進行消費,這與出口一樣,是促使日圓升值的主要原因。」 但供需方面的變化,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反映到日圓匯率的變動上。其原因是,從事貿易業務的企業,不像對沖基金將利率差視為因素,拋售日圓立刻進行結算。同時,對沖基金最終必須買回日圓,才能獲得匯兌收益,但出口和入境遊客消費不需要將日圓兌換成外匯,因此累計性日圓升值效果較大。 3.美國長短期國債殖利率倒掛 作為日圓貶值後盾的利率差因素,出現變化了跡象,那就是美國國債的殖利率動向。長期國債的殖利率往往高於短期國債。原因在於,償還期限越長,債券行情會隨著經濟形勢和物價發生變動的風險就越大,投資者就越希望獲得更高的殖利率。 但比較目前的美國2年期國債和10年期國債的殖利率就會發現,發生了「殖利率倒掛」現象:2年期國債的利率高於10年期國債。這是因為市場參與者考慮到未來美國的經濟形勢會惡化、美國聯準會(Fed)遲早轉為降息。 殖利率倒掛往往被視為「經濟衰退的預兆」。雖然先前因聯準會升息,日、美之間的利率差擴大。但如果未來美國的經濟形勢惡化,利率差遲早縮小。這意味著繼續拋售日圓、買入美元的風險將會增大。 投資的基本原則,在於長期、分散投資。在日圓已經接近歷史貶值水準的階段,過度增加外匯投資,絕對稱不上良策。 2022年後的日圓貶值與往例不同 日本自1973年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以來,至今已有50年。此前日圓曾多次出現大幅貶值,其中原因各不相同。多數情況下,即便是專業的市場參與者,也難以預測。 像是,從1995年的1美元兌80日圓,到了90年代後期下跌至1美元兌147日圓,包含山一證券、日本長期信用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相繼破產,產生巨大的金融危機。 當時被稱為「賣掉日本」,最後是遏止了金融危機擴大,才阻止日圓貶值。 到了安倍晉三執政時期,從2012年開始推行的「安倍經濟學」導致的日圓貶值局面,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日本銀行透過貨幣寬鬆政策,向市場供應大量日圓資金,人為製造了日圓貶值、股票上漲的循環。 以上情況都是起因於日本國內因素導致的日圓貶值,但此次的日圓貶值的直接原因,是新冠疫情後的全球性通貨膨脹,導致歐美國家大幅升息。因此此次被人們稱為「惡性日圓貶值」。 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爆發前,日圓匯率處於長期穩定的情況持續約5年的時間。雖然全球性通膨導致日圓貶值,但通膨後有可能進入日圓升值的局面,投資人需要隨時關注匯率行情。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日元貶、日股漲」趨勢出現逆轉日元還是安全貨幣嗎?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劉怡廷 ... 2023.07.20
財經 退休金要如何穩健?股債比、挑ETF很複雜⋯一套簡單好記的「躺平理財法」 很多人投資國外資產希望賺到匯差,但千萬不要相信、也不要以為匯率可以預測,況且投資國外資產的風險會與本地資產風險脫鉤... 2025.04.10
財經 大宇投顧張宇明為美債風波受害者聲討正義,發出辯論戰帖,不服來辯! 最基本的錯誤觀念是說套利「沒有風險」,因為,買美債 ETF 除了領配息,還要考慮許多要素,如:美元的匯差... 2025.01.18
財經 台積效應發威,連房貸薪轉皆商機,台資銀行下一個戰場:日本 每個月要付管理費、水電、瓦斯、修繕費等,若沒有日本的銀行帳戶,無法自動扣繳,每一筆得從台灣匯出,要付匯費、負擔匯差...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