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首購利多來臨!輕總價捷運三房,桃園小檜溪《麗寶南法莊園》瞄準自住剛需大受歡迎 桃園市中心最大重劃區,公園水岸生活機能強,捷運利多再旺小檜溪 以生活環境和區域發展來看,《麗寶南法莊園... 2024.10.18
恭喜太平人 捷運來了! 台中捷運藍線利多 吸引自住客目光 隨著台中捷運藍線西起台中港,向東行經沙鹿、西屯至台中市區於今年初核定、預計10年後完工,掀起新一波建設利多與房市受惠話題後... 2024.04.16
管理 週年慶大促銷,百貨公司獲利為何會增加?不光薄利多銷那麼簡單 對零售業來說,週年慶絕對是年度盛事,無論實體通路還是電商平台,各通路無不卯足全力搶攻這一檔。 為何百貨公司打折促銷,不僅獲利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甚至年年屢創新高,究竟是如何辦到的?我從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來分析,整理出以下4個成功的祕訣: 祕訣1:營業額衝高數倍以上 許多百貨公司光是週年慶短短幾天創造的收入就相當驚人,根據《數位時代》的報導,新光三越、遠東SOGO兩大百貨業者週年慶的業績高達全年營收25%。 以遠東SOGO為例,2022年全年營收為450億元,一檔週年慶12天就扛下118億營收,相當於1天業績就飆出將近10億元。全年營收扣除週年慶營收後,平均每天業績為0.94億,週年慶1天就增加到10倍業績,實在驚人。 為何週年慶能夠創造如此傲人的營收,百貨公司主要採取以下2個策略。 1.提供實惠的折扣優惠 折扣要實惠,代表它不能只是虛幻好看的表面功夫,要讓消費者有感而且馬上就要得到的實際感受。滿千送百、點數兌換是消費者普遍認為實惠的折扣,只要馬上買、馬上就省錢,因此把握機會搶購折扣商品,大幅創造「提袋率」,降低只逛不買的機率。 2.以價格彈性大的熱門商品為主 百貨公司多以保養化妝品、3C、服飾及餐飲的超級優惠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比如SOGO化妝品專櫃,曾在週年慶第一天即創下2.5億元的業績。另外,隨著年底氣溫降低與即將到來的節日出遊,禦寒服飾、冬被寢具毛毯類、戶外防寒商品與行李箱等價格彈性大的商品,也出現銷售熱潮,帶動週年慶的業績大幅成長。 祕訣2:降低變動成本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你在百貨公司專櫃買東西,但是開出發票的不是專櫃廠商,而是百貨公司。在會計關係上,百貨公司是進貨方,營收也是歸其所有。 當百貨公司在週年慶大打折扣時,就會要求廠商配合降價,同時要求廠商開立的發票(也就是進貨成本)必須減少,才能使成本降低。如此,百貨公司的變動成本率不但不變,甚至可能小幅下降。 即使售價降低,但成本也同時降低,代表百貨公司的毛利率沒有降低,讓百貨公司在維持原有的毛利率之下,會因銷售量大幅增加,營收大幅成長,而使營業毛利及營業利益最終也跟著大幅增加。 祕訣3:推銷費用由品牌商分攤 推銷費用是零售通路最重要的核心成本,週年慶的推銷費用,原則上會要求由品牌商與百貨公司共同分擔,就看兩者分擔的比例。 最重要的是,百貨公司的規模大到具有市場影響力,供應商必須配合其活動,它把自己原本週年慶會增加的推銷費用,轉嫁一部分給廠商。雙方「一起」來做促銷的結果就是,營收增加了、邊際貢獻增加了,但推銷費用並未跟著成長,比率反而降低,利潤就大幅增加。 祕訣4:固定成本控制不變或微幅增加 當百貨公司的銷售速度提高,增加營業額的同時,與營業額直接相關的變動成本也會跟著增加,但因要求供應商配合週年慶折扣降價,於是毛利率維持不變;因營業額增加,所以毛利金額會增加。 同時,企業的固定成本費用短期不會變動或些微增幅,因此同樣金額的固定成本,給更多的銷售量分攤,每一個銷售量所分攤的固定成本就自然降低。每單位成本降低,營業額又增加,獲利自然就會增加了。 下表可簡單說明週年慶運作的財務效果,看百貨公司如何運用固定成本微幅變動的方式增加營業利潤。 週年慶前,假設營收是330億,一般百貨公司的變動成本率是55%,邊際貢獻率是45%,固定成本假設是98億,因此營業利潤是50億,佔15%。 週年慶以後,假設營收增加了105億,變動成本率維持55%,邊際貢獻增加為196億,假設固定成本微幅增加2億變成100億,如此營業利潤就會增加至96億。 百貨公司週年慶的財務效果 項目 週年慶前 週年慶後 金額 % 金額 % 營業收入 330 100 435 100 變動成本 182 55 239 55 邊際貢獻 148 45 196 45 固定成本 98 30 100 23 營業利潤 50 15 96 22 單位:億元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活用財報數字,掌握獲利邏輯》 {DS_BOX_38087}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9.27
財經 比亞迪進軍歐洲,對台灣供應鏈是利多? 比亞迪等中國車廠在全球攻城掠地,最新一站會是歐洲嗎? 2023年12月,比亞迪正式宣告要在匈牙利設廠。原因是3個月前,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展開反傾銷調查,一旦違反貿易條例會加徵懲罰性關稅。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認為,歐洲啟動反傾銷,是比亞迪加快歐洲擴廠腳步的重要因素。 比亞迪若成功在當地設廠出貨,歐洲市場可能再成比亞迪下一個強勁的成長動能。 目前比亞迪在中國以外市場,出貨量僅24萬台。按歐洲2023年共賣出1200萬台電動車,洪玉婷推估,比亞迪目前在歐洲市佔率可能僅有0.01%。成長空間依舊龐大。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也曾在股東大會上發下豪語,未來4到5年內,要讓中國和全球出貨量成1比1。這意味,未來全球出貨量也要攀升至中國當地出貨的300萬台。 趨勢:電動車售價不到100萬 市場趨勢也對比亞迪有利。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騄璘指出,就目前電動車市場而言,整體正走向「優質平價」路線。 比亞迪推出的海鷗就落在新台幣50萬元以下。而且不光比亞迪打平價,謝騄璘表示,各大品牌也都在思考要推出優質平價車款,來增加電動車的普及度及滲透率。 例如,特斯拉尚未公佈的平價車款也傳聞壓在新台幣80萬元以下。同樣地,福斯汽車推出的ID.1預計也在新台幣70萬元以下。 但這不只是趨勢,另一方面也是補助走向所致。謝騄璘點出,美國、法國等國的補助,「還會搭配車價上限值的限制。」這都意味著,政府希望電動車可以取代燃油車,讓「家家戶戶都有機會去使用電動車。」 再者,近期義大利也注意到電動車銷量快速成長,謝騄璘表示,義大利也有意要跟進法國,將銷售過程碳排量,納入未來補助金額的考量。這意味著,在歐洲就近生產的電動車,會更受到該市場的青睞。政策走向也成為催化比亞迪在匈牙利設廠的要素之一。 此外,由於比亞迪產品線多元,若進軍歐洲,專家多認為將不只衝擊平價市場,連高端市場也逃不過。 可以說,比亞迪橫掃東南亞的狀況,未來有可能在歐洲上演。 歐洲車廠如何應對比亞迪? 不過,比亞迪設廠歐洲是否就真能無往不利呢? 洪玉婷認為,現在還說不準,特別是對德國、法國而言,汽車工業都是重要支柱。因此,除了反傾銷調查,德法會不會有其他保護手段,阻止非本國籍車廠在國內銷售,或是僅補助本國車廠,這些都有可能。 另外,去年中國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在匈牙利設廠,遭質疑會污染環境,以及佔用水電資源,面臨當地居民強烈反彈。比亞迪未來在匈牙利會否遭遇類似挑戰,也還是未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比亞迪進軍全球的態勢將不會在短時間內停下。當比亞迪越強盛,對台灣正崛起的電動車供應鏈是好是壞? 對此,專家普遍認為,比起比亞迪在全球大獲全勝,電動車品牌百花齊放,對台灣供應鏈更有利。 謝騄璘表示,過去台灣已經打入特斯拉、比亞迪,以及新創車企如Fisker供應鏈。「在百花齊放的情形下,消費者對於不同品牌的接受度也會比較高。」自然也會讓國有品牌,以及供應鏈支持的其他品牌,更容易進入不同市場。 洪玉婷表示,比亞迪最大的競爭優勢就在於自製關鍵零組件,例如電池、半導體等,因此,即使他的出貨量從2021年約100萬輛,成長到2023年的300萬輛,外部的第三方供應商卻多半是看得到,但吃不到。 比亞迪對歐洲這盤棋局,現在情勢未明,但無論成或敗,都將牽動整個汽車供應鏈。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吳中傑 ... 2024.01.17
財經 降息、新青安房貸、大選將落幕...都是利多,台灣房價怎麼會跌 專家預測,在升息循環告終、新青安房貸政策,而且三組總統候選人都未加碼打炒房政策等利多助威下,明年房價恐呈現...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