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公投法

共有 62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在統一企業的股東會上,當整排主管都穿著正式黑西裝端正坐著,就只有董事長羅智先一人身著紫色疙瘩亮西裝,顯得十分突兀。 這兩、三年來,只要他在公開場合亮相,他的穿著總是引起所有人驚呼連連。身為全台最大食品集團董事長,羅智先的穿著就跟他這幾年的集團策略一樣——做自己,而他想把50年老招牌變得獨特的重要一步,在於統一去年底,花70億元購併的韓國食品企業「熊津」。 熊津飲料產品,韓國市占曾飆上8成 熊津食品在韓國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健康飲料大麥汁、蘆薈飲擁有高市占率,其大麥汁在韓國上市僅10個月,就創下一億瓶銷售量,市占顛峰曾達8成。熊津營收約新台幣80億元,對於年營收4,300億元的統一來說,規模算小,但卻被羅智先寄予厚望稱:「熊津能替統一建立一個亞洲大平台。」 這個亞洲大平台,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飲品又是統一中國最大營收來源,去年規模達人民幣126億元(約合新台幣558億元),占比約6成;熊津所掌握的健康飲品技術,又與中國趨於健康的飲料市場趨勢相同,併下熊津取得人才與技術,就能快速攻下這個灘頭堡。 為什麼統一對於韓國技術的需求如此強烈?故事竟是來自一碗泡麵。統一中控分為兩大事業——泡麵與飲料,2008年時,統一中控泡麵營收僅22億元,只是個市場小咖。 未來研發為導向,補足技術缺口 轉折的關鍵,在於研發出「老壇酸菜牛肉麵」,僅5年時間,竟讓統一中控泡麵市占威脅到康師傅的龍頭地位,營收達飆升至78億元,但後來引發幾乎所有品牌模仿,更引起統一與頂新的「火腿腸」大戰。 為了奪回市占,康師傅推出買酸菜牛肉麵每碗都送火腿腸的促銷,統一選擇正面迎擊,竟也跟著送,這台灣兩強的泡麵大戰延燒了17個月,估計共送出40億根火腿腸。 一包低價牛肉麵不到人民幣4元,一根火腿腸就要人民幣3毛錢,占成本7%,微利的低價泡麵還要送火腿,使得2014年上半年泡麵事業竟虧損人民幣1.16億元,讓羅智先恍然大悟,這種沒技術門檻的低價產品,很快會被模仿、取代,最後被超越,只能陷入削價競爭。從這年開始,讓統一策略大轉向,「統一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做自己。」當年羅智先對外宣示,要以研發為導向,積極做自己,也是從這年開始,羅智先彷彿念經一樣,到哪裡都不斷強調要「做自己」。 之後,統一推出商品的邏輯著重在研發,比如,檸檬海鹽風味水「海之言」從配方到外觀都有專利,因為口味獨特,創下統一進軍中國22年,首支第一個月銷售就突破100萬箱的飲料,最高一年可貢獻人民幣20餘億元。 韓國和日本食品工業都走在台灣之前,「併下熊津,就是要補足技術上的缺口,」一名業內人士說,這表示研發碰上了瓶頸,需要有不同技術與供應鏈來找突破。未來統一的產品會有多「獨特」?將是羅智先這70億元花得值不值得的觀察點。 責任編輯:周盼儀 ...

2019.06.20

管理

用財務數字說故事 財務報表可看出生意及公司的重要情報。在那些數字背後,藏有團隊與機會的無邊內幕,好投資人就靠研讀這些維生。現金流量表不僅說明公司賺多少現金或根本沒賺、能否償債及支付其他款項,也透露公司如何分派資源(如工程多些、行銷少些),如何使力(如著力於大顧客)。 它直指真相,點出公司宣稱──我們以驚人速度成長!──與實際情形的差距:公司花巨額吸收非策略或不經濟的顧客。它亮出錯誤經濟──例如一邊控制員工人數,卻又提高約聘費用。它令人質疑關鍵指標──例如你把增加的顧客成本慢慢挪去品牌行銷,是為了符合前者預估數字嗎?它揭露你策略的重大謬誤,例如重視年訂閱遠超過月訂閱,會增加遞延收入,卻需要更長的時間攤提,導致帳面營收下滑。拿出你的預算,我們就能講出你的策略。 從損益表可看出顧客願意掏多少錢買你的產品或服務、製造單位成本、毛利率,及相關營業費用。資產負債表明白呈現公司的資產負債情形。而在這一切底下,是對初期創業公司特別重要的種種假設,那比預測來得重要。問對問題、正確挑戰假設,比找出特定答案還有用。 新創公司不致一夕之間把錢用完。只要用心讀取這些數字,就能預見徵兆。草創業者最好從兩方面緊盯燒錢狀況,一是營運──錢跑到哪裡去,二是差異──現金實際支出與當初計畫或預期的差別何在。一段時間下來,這兩邊產生的趨勢就能讓你跟團隊知道該聚焦何處,如何改進,還能促使你策略思考。財務呈現的反饋,是做方向修正、整體微調的無價參考。別只按月登錄數字;仔細審視,汲取改善營運的重要線索。 陌生人給的錢不能拿 老媽說得對:提防要送你東西的陌生人。資本市場過熱時,你可能會遇到一堆想藉你成功而飛黃騰達的投資客。別提報酬就像真的獨角獸那樣無從捉摸──投資人為了能沾上偶爾出現的巨大成功,就是敢投下大把賭注。可悲的是,絕大多數的新創公司終其有限的十年生涯,連向自己那幾位夥伴募來的本金都無法償還。儘管媒體一堆聳動報導,但究竟哪些新創真正賺錢,實在令人玩味。 大多數創業者倒了、大多數創投失敗了,然而勝出的吸引力實在太強,那僅有的幾個幸運兒就是會讓一般人把持不住。投資組合報酬落後的絕望賭徒,不禁把錢投向名目市值龐大的明日之星,儘管眼前還看不到半點生意。撲克牌中,當「底池在望賠率」(poto odds)──底池籌碼相對於跟注所需籌碼──使玩家迷惑到一個程度,他們便理智盡失,完全忘了能贏的真實機率,那就值得擔心了。 你要盡其所能,提高自己晉身幸運贏家的機會。先仔細挑選夥伴,那正是初期投資人:你的夥伴。他們帶來的不只是現金,還有經驗及關係。如果還有技巧與判斷力,則其影響無遠弗屆。你得將種子栽入沃土,竭力營造成功的最佳環境。投資人與董事們是關鍵要素,精心挑選每位關係人,造就條件激勵他們主動為你做更多、走更遠。 別二話不說就接受第一個上門的投資人。充分了解你的全部選項,最好的創業者總是費時盡心,遠在需錢孔急之前,便先跟潛投資人打好交道。他們每天都在籌資,雖然還沒開口要支票。如此為之,找到最速配對象的機會自然大增。卓越的募資人總是率先發制,絕不被動而為。還有,他們絕對不跟陌生人拿錢。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洪婉恬 {DS_BOX_24609} ...

2019.06.18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