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什麼叫

共有 853 則相關文章

職場

要住一流飯店,就得努力當一流的客人。尤其小費一定要付得漂亮。這都是空服員老師教我的。 一流飯店門房的收小費技巧 我以前住英國時,曾經在各種情境下付過小費。不過,說到怎麼付小費付得漂亮,實在是沒把握。 空服員在飛機上教我小費怎麼付。我搭計程車時也在腦中練習了幾次。沒問題,我一定做得到! 計程車一停下來,一位穿著體面制服的大叔⋯⋯不,一位年紀幾乎是老爺爺、體格結實的門房,以耀眼的笑容打開了車門。 他先扶著外婆緩緩的下了車,接著對我伸出手。這時,我先將鈔票握在手裡,再握住門房的手。 在我下車站好、放開手時,他已經巧妙的拿走鈔票,行雲流水般的放入外套的口袋裡。如此一來,我給他的這筆小費,就沒有任何人會看見。 他的動作流暢又自然,毫無多餘動作。原來如此! 當門房的手從外套口袋裡伸出來時,手中已經空無一物。他接著打了個響指,年輕的行李員便快步過來,從計程車上卸下我們的行李,提進飯店內。 門房對我眨了眨眼,恭敬有禮的引導外婆走進飯店,我這才得以從容的付錢給計程車司機。在這趟旅程中,門房每天都會跟我見面交談好幾次,也幫了我不少的忙。這讓我覺得,用小費來好好的表達感謝,出乎意料的是一種理想的設計。 飯店的門口狹窄到令人驚訝(幾天之後,門房告訴我:這是為了安全,這樣就不會有一大群人同時擠進來。因為許多大人物都會住在這裡),但大廳出乎意料的寬敞,金碧輝煌,十分豪華。 映入眼簾的,全是裝飾性的家具。不管看向哪裡,全都是金色的!到處都有像神殿梁柱一樣的東西,完全不知道有什麼涵義。大廳正中央有個巨大的大理石檯座,上面的巨大花瓶插著數不盡的玫瑰。我有些頭暈目眩。 門房引導外婆來到鬆軟舒適的大沙發前,外婆露出燦爛的笑容,穩穩的坐上去。這股氣勢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的外婆真的是公主。 與客房管家初見面,就讓人受到衝擊 我對這一切都目瞪口呆。這時,一位男性員工從櫃檯走出來對我說:「女士,請到這裡辦理入住手續。」女士!這應該是在叫我吧? 這個瞬間我徹底感覺到,我必須在這裡維持良好的儀態。總而言之,我拿出外婆與我的護照,再提出外婆的生活需求之後,我們終於爭取到了進入房間的權利。 不久,一位穿著和電影《同窗之愛》裡傳統住宿學生一樣的正式無尾禮服、搭配彩色背心的年輕男性,前來迎接外婆與我,並且帶我們到房間。 看來,他似乎是負責這間客房的管家。他以無比純淨的笑容問候我們並自我介紹,但我實在是太緊張了,什麼都不記得,只知道他好像叫「提摩西」。 仗著他說過:「請叫我提姆。」我和外婆也就一路都叫他提姆,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確認他的全名。 提姆非常自然的讓外婆挽著他的手臂,儘管是初次見面,他依然完美的配合外婆的步伐。原來一流大飯店的管家是這種等級,旅途才剛開始,我就受到衝擊。 舅舅們幫我們預約的是Junior Suite套房。簡單來說,它比雙人房高級一些,但又不到豪華套房那麼奢華。沙發的布料是粉彩色系,稍微給人可愛的印象。大理石製的壁爐架上,放著一盆細細長長的蘭花。雖然不是一切都完美到沒話說,但或許這樣剛剛好能讓人放鬆。 客人不照規矩的要求,侍者始終保持笑容 「我累了,晚餐就在這裡吃吧,妳去問問有沒有什麼吃的。」 「好不容易可以脫鞋了,快給我按按腿。」 嗚哇,裝滿要求的寶箱!我心中的彥摩呂(編按:日本男藝人,以使用獨特的短語著稱)發出慘叫。我只能像個小僕人一樣,為了照顧外婆而忙得團團轉。 不過,外婆主動說出「晚餐想在飯店裡的餐廳吃」,對我來說,算是相當幸運的一件事。只要打內線電話跟提姆說我想訂位,再把外婆不吃的食物告訴他就好了。 不過,我雖然預料得到飯店的大廳會很華麗,卻沒想到它的餐廳更是極盡奢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像皇宮。這裡的金色裝飾比大廳更多,盛裝打扮的優雅名流們在座位上談笑風生。我心想,原來這就是紳士淑女的社交場合。 我們被安排在窗邊的座位,侍者分別遞上一本大大的菜單。對外婆來說,套餐的份量太大,她挑了一些單點料理。我向侍者囑咐:「她年紀大了,吃得不多,請幫她做一半的份量。」 因此,外婆想吃的生蠔和牛排都很自然的做成了迷你尺寸,這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出乎意料的是,外婆竟然全部吃完,她還說:「生蠔好好吃!我要再來一份!」 真的假的!沒想到外婆竟然完全不照規矩來,點了「生蠔、羅西尼牛排、再來一份生蠔、不要甜點,來一口起司和紅茶」這種奇怪的餐點組合,聽得我坐立不安。 然而,侍者們只是露出日本藝人團體「叶姊妹」般的自信笑容說:「很高興您喜歡我們引以為傲的生蠔料理。」 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名流人士的一時興起,外婆的小小任性根本就不算什麼。如果是現在的我,應該能夠冷靜的笑著應對。但當年的我太年輕了,實在缺乏應對經驗。 即使知道主要客人聽不懂英文,管家仍會對本人溝通 「夫人,您昨晚睡得好嗎?您昨晚享用了我們的招牌晚餐,不知今天晚上要在哪裡用餐?」 不只是提姆,這間飯店的所有員工即使知道外婆完全聽不懂英文,有事找她時還是會直接對著她說話。 他們的服務中完全沒有「反正她本人也聽不懂英文,直接跟祕書說就好了」,這種節省時間的思考。 有事找外婆時,他們會看著外婆的臉,對外婆說話。接著,他們會等一旁的我快速的翻譯完。 聽完我的翻譯之後,外婆也會很自然的看著他們,用日文回答。然後,我再把外婆的回答翻譯成英文,讓他們能夠對著本人溝通。 每次我都得扮演翻譯機器人的角色,十分麻煩。即使沒有惡意,有時我還是會不小心覺得:「反正他不懂」、「反正無法傳達」、「反正做不到」,這種其實是瞧不起別人的行為。每當我想起自己的這些言行,還有這趟英國行的溝通過程,就會深自反省。 「外婆,今天晚餐妳想吃什麼?提姆會幫我們預約,妳有特別想吃的東西嗎?」我翻譯完提姆的問句後,外婆元氣十足的回答:「昨天的生蠔很好吃,我今晚想去別的餐廳吃吃看!」生蠔的世紀大流行,還沒有結束! 我有點傻眼也有點佩服,於是交待提姆:「今天我們要去大英博物館參觀,接著回房間小憩一下,再去福南梅森逛街。晚餐想去有好吃生蠔的店,優雅正式的餐廳會比休閒風格的更好。」 提姆似乎也聽說了外婆連點2份生蠔的事情,他莞爾一笑後答道:「我很想告訴妳:我們的生蠔是全倫敦最棒的。不過,附近正好有一間餐廳也有同樣美味的生蠔,我幫妳們預約。跟昨天的晚餐一樣時間,可以嗎?」 提姆乾脆俐落的幫我們預約了餐廳。出發時,他引導外婆來到飯店大廳,途中,他很自然的告訴我:「○○小姐(我的本名),既然妳是本飯店的貴賓,這也就代表妳在倫敦沒有什麼需要獨力解決的事。遇到任何困難,請妳一定要打電話給我。」 提姆停了一秒,再次叮嚀我:「就算當時妳是一個人,也是一樣。」幸運的是,外婆身上沒發生任何困難到需要求助的事件,但聽到提姆這麼說,給了我很大的勇氣。 而且,後來我才知道,提姆這句話並非場面話。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帶外婆公主去倫敦》 {DS_BOX_37782}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7.27

職場

佛教主張小欲(少欲)、知足。「小欲」是指不過度追求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知足」則是滿足於已經擁有的東西。 欲望一旦獲得滿足,一定會產生下一個欲望,而想要更多。因此,釋迦牟尼說:「不要過度擴張欲望,要懂得滿足,克制欲望。」 欲望,是現狀沒能獲得滿足的心情體現;若能對於已經得到的感到滿足,想要更多的欲望就會縮減。 過著質樸生活、人稱「世界最窮總統」的南美烏拉圭前總統荷西.穆西卡(José Mujica),將大部分薪水捐了出來。這位前總統在聽到自己被稱為「世界最窮總統」時表示:「我認為,『窮人』是指擁有無盡欲望、不管擁有多少東西都無法滿足的人。但我過著只要有少量物品就滿足的生活,我很質樸,但並不窮。」(《朝日線上新聞》,2016年3月31日) 倘若藉由購物來滿足物質需求,內心卻很貧乏,那可就本末倒置了。擁有前述想法的穆西卡前總統,正是「小欲、知足」的實踐者。 10日圓硬幣價值比100日圓、500日圓都高? 過去我從某位出家人口中聽聞的教誨,正好展現出「小欲、知足」的本質。 一位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被送到某機構,該機構的老師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在社會上生活,因此教他「花錢的方法」。下課後,老師擺出1日圓、5日圓、10日圓、50日圓、100日圓、500日圓的硬幣,問孩子:「這些錢之中,哪個價值最高?」 結果,孩子指的不是500日圓、也不是100日圓,而是「10日圓」硬幣。不管老師問幾遍,他都是選10日圓。「為什麼要選10日圓?」老師後來才注意到原因。 這個孩子,每週有一次可以使用公用電話打電話給母親的機會。機構裡的公用電話是舊式的轉盤電話,只能投入10日圓硬幣,孩子若要與母親通話,需要的不是500日圓、也不是100日圓硬幣。 老師問:「你選10日圓,是因為能夠與母親說話嗎?」 孩子回以微笑說:「是的。」 貨幣的客觀價值,與這孩子的主觀價值並不對等。客觀比較數字時,100日圓、500日圓硬幣,很明顯遠比10日圓硬幣更有價值,但是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與母親說話的時光」,而為了擁有這段時間,他需要的是能夠投入公用電話的硬幣。他只要有10日圓,就滿足了。 金錢不過是取得「真正重要東西」的工具。 想要實現「小欲、知足」,第一步要反省自己的生活,找出對自己來說「真正必要」、「真正重要」的東西。接著,再進一步思考:「真正必要、真正重要的東西,要花多少錢才能得到?」 等你明白「擁有多少錢能感到知足」,就不會只從金錢上尋求安定,或拚命的追逐財富了。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個禪智慧》 {DS_BOX_36856}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1.27

職場

不久前,我和妻子去牙買加旅行。我們一到機場,就遇到傾盆大雨。我必須承認,這頓時讓我出現了負面心態,或用我朋友安迪的話來說,就是負面態度。 搭上計程車時,我極度煩躁,認為壞天氣會破壞我們寶貴的放鬆假期。 因此,我問計程車司機:「雨怎麼這麼大?這裡整週都會下雨嗎?」這位高大、黝黑的牙買加先生,面帶微笑回頭看了看我,用濃重的口音說道:「老兄,我們牙買加下的可不是雨,是液態的陽光!」 接著,車子行經城鎮,前往飯店的路上,我注意到路上到處都是減速丘。我又開始覺得心煩,所以又問司機,「為什麼整路都是減速丘?高低起伏讓人很不舒服!」他再次神情愉悅的回頭看著我說:「老兄,我們牙買加沒有什麼減速丘,它們叫做睡著的交通警察!」 他接著解釋,以前有許多兒童都因為市區的魯莽駕駛而喪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居民團結起來,支持在道路上安裝大量減速丘來限制危險駕駛。從那時起,他們就把減速丘稱為「睡著的交通警察」。 那一刻,雖然我身心疲憊、全身溼淋淋,感到又熱又狼狽,但我首次真正理解了「心態」的真理。 心態,是你看待事情的角度 過去,我有幸接受世上最優秀的一些演說家指導,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談論過「心態」這個主題,但最終是這位牙買加計程車司機,在一場隨興的對話中,讓我領悟了箇中道理。 心態,是你選擇看待事情的角度。對我來說是雨,對司機而言卻是液體陽光;對我來說是減速丘,對司機來說卻是拯救生命的裝置。兩個人望著同樣的事物,理解方式卻大相逕庭。而正因為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在心態上才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麥克.安德森(Mac Anderson)與山姆.帕克(Sam Parker)的《二一二:額外的一度》(212: The Extra Degree,暫譯)一書中,用生動的例子來解釋為什麼簡單的選擇會產生的驚人差異。 在那本書及相應的影片中,兩位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以下的事實:在華氏211度(即攝氏99.4度)之下,水是熱的,但只要一升高到212度(即攝氏100度點,沸點),就會開始沸騰。 此外,書中又說:「沸水會產生蒸汽,而蒸汽可以驅動火車。1度的變化,就足以產生全然不同的結果。」之後他們又透過好幾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展示1度的巨大影響力。 我相信,那微小到幾乎無法察覺,而且也看不見的1度之差,就如同決定我們的心態,我們是要選擇「我還在考慮」的心態,又或著是堅定的想著「我要全力以赴」?也形同自問「我應該這麼做嗎?」或是「我要如何做到?」,這兩種心態與問題之間,將會產生極大的差異。 這1度的承諾之差,決定你能信賴哪些人,也決定哪些人可能會對你失信;這決定了世界會給予誰「肯定」,對誰表示「否定」;這決定了有些人能成就永恆不朽的傳奇,有些人從未發揮潛力,如同滄海一粟,未能留下任何影響。 這決定了我們是否能主導自己的人生,還是受到環境支配;這決定了我們能否產生動力和決心,或是因阻力和擔憂變得軟弱;這決定了我們在人生中能否貫徹到底,或是永遠都在猶豫不決;這也決定了哪些人會忠於婚姻,哪些人會離婚收場。 這些起初看似微小的差距,最終會拉開勝者與敗者的巨大差異。這1度的差異,就是那最終決定你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拖延根除的微自律小習慣》 {DS_BOX_36749}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1.0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