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公司獲利VS.員工留任,年終怎麼給才皆大歡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永續新贏家

管理 | 領導馭人

公司獲利VS.員工留任,年終怎麼給才皆大歡喜?

公司獲利VS.員工留任,年終怎麼給才皆大歡喜?
撰文者:郭憲誌
郭憲誌專欄 2020.01.08
摘要

年關到,身為管理者的你,也開始擔心年終發完就收到離職信嗎?公司獲利與員工留任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獎金該怎麼發才好呢?關鍵除了在KPI與權重的設計,還有獎金發放的時間,及依不同工作性質產生的激勵制度。

Hanson一早打開電腦,就看見幾封mail的標題很讓人驚訝。

「珍重再會」、「期待再相聚」、「我的私人郵箱」…。一時之間還沒回過神來,究竟是發生什麼事?仔細地打開信件一一詳閱,才發現幾位同時寄出道別信,即將在農曆年後離職。

Hanson心裡不禁犯嘀咕:「前一周才剛剛和幾位主管討論該怎麼培育新人,剛發完年終獎金就有幾個人要離開,究竟是發生什麼事了?」於是他立刻撥了電話給HR主管Amy詢問原因。

廣告

Amy給了一個關鍵的答覆是:公司每一年的第四季都是workload(工作量)最重的時候,也是趕訂單交貨的高峰期,員工熬到這一季結束,就是期望公司年度目標達成,除了年終以外,可以領到今年的績效紅利。可是聽說今年三項關鍵KPI中,有一項肯定無法達成了,明年沒有績效紅利,所以,一些員工會因此流動也是預料中的事。

但Hanson 卻是非常憂心地想著:該怎麼補足這些流失員工的生產力?如果現在接到大單還有辦法消化嗎?難道沒有更兩全其美的辦法嗎?績效紅利的發放雖然是依照董事會決議的辦法作業,但若無法發揮激勵員工的效果,或反而變驅動員工提前轉職的因素,是否應該爭取調整與改變呢?

全公司績效 v.s 個人績效 如何平衡?

許多企業會在擬定下一個年度目標時,為達成目標訂定一個發放獎金的指標,例如:業務人員就會有業績目標及業績獎金的計算辦法,而一般針對業務性質的同仁所訂定的目標與獎金辦法,多數都是針對個人,但是在「非業務人員」,則鮮少能夠訂定「個人化」的獎金計算。因為非業務同仁沒有個別的業績目標,只能夠依照年度表現的考核來評估其績效、全年度或是週期性地給予獎勵。

也因此,多數企業對於「非業務同仁」會採用全公司的績效表現作為基礎,如果全公司績效表現達成目標,則每一位「非業務同仁」再以個別的考績來發放獎勵。舉例來說:

廣告

A公司訂定全公司2019年的目標為三項,一是全年營收達成100億,二是全年淨利達成10億,三是公司市佔率超過20%;而三項指標的權重分別為30%、50%、20% ,且任何一項指標達成率未達80%則不計權重,三項指標權重加總未達80%則不發紅利,超過80%則以實際達成%乘上X個月全薪作為績效獎金,最高上限為2個月。

情境一:公司達成營收105億、淨利7.9億、市佔率25%,績效獎金 0
情境二:公司達成營收 90億、淨利8億、市佔率20%,績效獎金 0.87個月
情境三:公司達成營收 100億、淨利9億、市佔率15%,績效獎金 0.9個月

以上述例子可以清楚發現,KPI與權重的設計非常關鍵,應避免因為些微的差異而造成巨大的影響。畢竟、企業擬定績效指標是希望員工被激勵,而非留下對公司「為富不仁」的抱怨及努力得不到報酬的遺憾。

齊頭式獎勵缺乏激勵效果

其實,績效獎勵辦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多數是考慮到所謂的「公平原則」與「作業流程」的簡化。因為非業務同仁沒有實質的業績目標可以「量化考核」,因此將全體捆綁在一起達成公司的指標,即使有個別員工的考績評核,但若是整體KPI未達標時,就會形成對表現優異同仁的懲罰效應。

如同管理學中的「木桶原理」(短板理論)所述,一個木桶是由多片木板篐在一起所成,木桶能夠裝多少水決定在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當組織中有一個缺口或是弱點,我們應該設法將這個部分改善或是提升,而不是將其他所有的木板切短來配合。

所以、企業鼓勵團隊合作而設定公司全體KPI,固然可以激勵大家一起朝向共同的目標努力,但每個人對於公司的貢獻大小不一、表現不同,若能兼顧對個別同仁的創新、績效突出,或年度考績評核不僅只與全體KPI連結,而有其他鼓勵措施也連動,將會有助於讓個別的非業務同仁,也更積極的表現自我、爭取績效。

以下幾個具體的作法可供參考:

1. 全公司的KPI設定年度績效紅利以外,增設部門KPI給予半年或季度激勵。
2. 依不同性質工作設置激勵制度,例如:研發創新、客戶滿意度、節能或效益提升。
3. 適當分散獎勵的時間,避免集中於年度或特定節日發放。例如:年終、三節、半年等,各自發放一定比例,使同仁感受到公司確實大家分享經營成果。

激勵的目的是產生向心力

獲利是企業經營與發展的核心價值,而員工何嘗不是為獲得更好的報酬而努力,因此,唯有獲利能夠驅動企業不斷持續成長,也只有不斷地激勵才能帶動員工對企業產生向心力,進而為企業的永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根本動力。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陳慶徽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績效 紅利 年終 員工 獎金 kpi
郭憲誌專欄
郭憲誌專欄
郭憲誌
展開箭頭

郭憲誌,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自由作家

曾任: 遠傳電信(股)副總經理、數聯資安(股)公司總經理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EMBA兼任教授、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兼任講座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第十五屆理事兼資安促進會會長
中華民國資安學會產學合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教育部資訊安全人才培育計畫 諮詢委員
經理人商學院 講師、《經理人》雜誌&「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更多討論請上作者個人部落格:博思講堂 https://bossthinking101.com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