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年被鎖死的致命傷:堅信做自己最擅長的,才能突顯價值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中年被鎖死的致命傷:堅信做自己最擅長的,才能突顯價值

中年被鎖死的致命傷:堅信做自己最擅長的,才能突顯價值
撰文者:洪雪珍
洪雪珍專欄 2020.01.22
摘要

1.失業的中年人其實不是腰桿太硬所致,而是「路徑依賴」的結果:在同一份工作10﹑20年下來,離不開既有的生涯軌道。
2.在這個時代,永遠要去適應組織的變動,主動學習、迎接挑戰,多一項能力就多一條出路。

這次上完斜槓課程,有學生來問我,老闆想要調他到另一個部門,他不想去,卻不知道怎麼跟老闆開口,請教我措辭的方法,免得老闆不開心,影響前途發展。我問他原來做什麼、調職後做什麼,他說:

「都是現場領班,以前是管事情就好;調了新部門,還是領班,不過要管人。」
「為什麼你不想去新部門。」
「我的個性內向,做事專注,可以把事情管到不出問題,那是我的擅長,可是管人就不行了。」

新年新氣象,很多公司會選在年初做組織變革是想當然爾的。不少同事也被調動,不只有他,老闆背後自有深意,假使大家都配合調動,獨獨他抗拒,不僅不能如願,恐怕還會留下壞印象,往後的日子未必好過,的確是不合適跟公司say no。

廣告

天賦自由,還是拒絕成長﹖


於是我轉而勸他不妨抱持著接受挑戰的心情,嘗試不同工作,逐漸培養出管人的能力,也是學習與成長,只見他搖搖頭說不行,執意只做原本擅長的事,他擔心硬要去管人,萬一搞砸了,前途就黯淡無光,或許連工作都丟了。接著他抬頭問我:

「你不是教我們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才能突顯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嗎﹖」

沒錯,我的確是這麼教的!每個人都要從興趣出發,做喜歡做的事,就「全腦優勢HBDI」(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用以評估人的大腦思維偏好)來看,從事「優勢腦」的工作,因為喜歡就會充滿熱情與幹勁,視為一生追尋的天命,樂此不疲,熟能生巧,便會成為一項專長,讓自己在這個世界安命立身,圖得溫飽,也自我實現。

廣告

可是我同時也教大家要抱持「成長心態」,而不是「固定心態」,不能被所謂的「天生能力」給綁架,自我限制,給自己找藉口,比如常聽到的「這不是我的天份」、「我就是這方面最笨」、「我怎麼學就是學不來」…這些說辭會產生莫大力量,在腦子裡下指令,教人停止學習與成長,最後整個人從此固定住,不再進步。

問題是,當有兩個人A與B,A會三項能力,B只會一項能力,誰的生涯發展比較吃香﹖顯然是A,不僅發展寬廣多元,連被列入資遣名單時,A也比較容易逃過一劫。可是B不以為然,堅持自己在唯一會的這項能力上是100分,卻沒有去想公司只要求80分就過關,100分並未比80分占優勢,反而讓同事覺得吹毛求疵﹑難以溝通。

堅持只做能力範圍內的事,非常危險,因為能力不見得一直是優勢,也可能是陷阱。它像上了癮的毒,越吸越重,讓人跌進陷阱裡,深不可拔。當時代不斷往前推進,環境丕變,產業更迭,已經用不上這項能力,這些人卻困在既有能力裡面,無法因應潮流的變化,最終被拋棄在時代浪潮的後面,不為社會所用。

只想做原來的自己


美國作者埃米尼亞伊貝拉提出一個新名詞:「能力陷阱」,正好說明這個現象。他在同名的書中提到,這些人之所以會掉進去「能力陷阱」,都具有一個共通性:只想做「真實的自己」,因此拒絕改變,他們無法認同自己成為另一個「非真實的自己」,這種堅持做原本自我的概念稱之為「真實性陷阱」。

的確如此,在職場上,當公司要求工作變動時,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反彈,理由也不脫這些:

「我天生不是這塊料。」
「我原來做得好好的。」
「我喜歡做擅長的事。」

每次上完課,不例外地總是圍上一群對未來迷茫的上班族,提出各種疑難雜症,其中我最怕的是這種人,在一家公司做了10年或20年,工作從未變化,現在他感受到危機了,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從。我光是想像他的履歷,說有多乏善可陳就有多乏善可陳,單薄到不過是一張紙,簡直不知從何幫起。

有一次我問一位行政人員有什麼專長,得到的答案是打字一分鐘50字,一般是33個字,很厲害呀,可是那又怎樣,有哪個行政工作需要一個聽打人員,用手機就可以啦,還不會得肌腱炎!偏偏這樣的人還有一個嚴重致命傷:缺少人脈。他們每天上班下班,像時鐘一樣周而復始,除了同事外,不認識業界其他人。

日復一日,不知不覺走到死胡同裡,直到中年才發現掉進「路徑依賴」的泥淖裡,抽身不得,更別談什麼漂亮轉身。一般人在看到失業的中年人時,常感到萬般不解,為什麼他們不能夠彎下腰身﹑能屈能伸,其實不是腰桿太硬所致,而是「路徑依賴」的結果,在同一份工作10、20年下來,離不開既有的生涯軌道。

「路徑依賴」是美國著名學者布來恩亞瑟(W. Brian Arthur)和保羅大衛(Paul A. David)提出,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指的是只要一旦進入某一個路徑,無論好的壞的,就有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自我強化之後,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拒絕成為習慣的奴隸


是的,很多人老早在年輕時就被鎖死在「第一份工作」或「第一項技能」裡,除了不具第二專長外,連未來有一絲風吹草動,都難以適應,缺少擁抱「不確定性」的能力。以我為例,如果只會做報社編輯,在網路時代應該是趴在沙灘上動彈不得;還好後來跳到不同領域,學會市場行銷、營運管理,現在還寫作與教課。

人是習慣的奴隸,做擅長的工作,越做越習慣,越習慣越上手,越有自信,就成了舒適窩,捨不得離開,最後有如長期吸食海洛因上癮一般,斷不了根。所以請記得在這個時代,唯一不變就是變,要存活就要求變,永遠要去適應組織的變動,主動學習、迎接挑戰,多一項能力就多一條出路。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陳慶徽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能力 發展 陷阱 專長 優勢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
展開箭頭

暢銷職場作家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
第二曲線學院:https://www.curve2.tw/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線上寫作課:個人品牌寫作力
著作:《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作者: 洪雪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3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