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華為遭殃、中企可能被趕出美股...蘋果能倖免於美中大戰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華為遭殃、中企可能被趕出美股...蘋果能倖免於美中大戰嗎?

華為遭殃、中企可能被趕出美股...蘋果能倖免於美中大戰嗎?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張方毓 編譯
商周頭條 2020.05.22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頒布新規定,要求出貨給華為的晶片、半導體相關產品,只要當中用到美國的技術,一律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這等於是對華為「斷糧」。華為以及中國接下來會如何因應?美國一連串對中國企業的限縮令,又會如何影響台灣產業?

消息一出,華為除了緊急向供應商台積電下大金額訂單,《日經新聞》(Nikkei Asian Review)則報導,華為為了之前貿易戰,儲備了至少12個月的零件庫存,但也就剩12個月,中國得在這期間幫華為解決這個美國丟下來的震撼彈。

科技戰開打,中國會先面臨3道難題

《富比世》(Forbes)預測,接下來可能會有兩種走向。其一是美國科技巨頭用力遊說,最後讓北京和華府達成某種協議,如果是這樣話,華為雖然會承受重大的打擊,但至少可控制的傷害。另一個則是更極化、卻也是《富比世》認為中國很可能會採取的路線:自主研發被美國禁止的技術,讓中國自給自足,中、美在科技上形成全面對峙、競爭的狀態。

廣告

北京之前就曾警告:「外國企業、組織和個人如果不遵守市場規則、逕自偏離合約精神、或是出自非商業原因封鎖中國企業供應來源,並因此強烈傷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的話,將會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實際上,跟美國同步,中國也早已開始制訂維護國安的法條。當美國商務部祭出新華為禁令,中國其實也推出一個規定上比較模糊的版本:投資機構里昂證券的5月18日的分析報告提及,中國的中央網路安全和訊息委員辦公室發布一個「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包括22條相關規定。其中一個提及會危害中國國安的風險就是「因為政治、外交和貿易因素所導致的供應鏈破壞」。

雖然這個規定沒有明確指出要限制的企業、針對的產品是什麼,因此沒有像美國來得這麼具有攻擊性,但再疊加上中國今年啟動、斥資208兆台幣、鎖定高科技的「新基建」巨型投資計劃來看,美、中之間的技術民族主義,顯然已不可免。

《富比世》認為,美、中步入技術對峙之後,中國首先會面臨3件事情。第1,對美企予以反制;第2,徵求歐洲和亞洲買家改用中國技術,以確保後續供應穩定;第3,華為頓失供應來源,原本各國已投資的5G建置,需要處理不能按計畫施行的問題。

廣告

蘋果可能倖免於中國制裁

華為禁令一出,與中國政府親近的《環球時報》(Global Times)馬上表示,北京會對蘋果(Apple)、高通(Qualcomm)等美國企業設下限制作為反制。然而,多位分析師都認為這其實不太可能,就算要下手,也不會針對科技企業。

里昂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以高通來說,制裁它並不會對美國造成多大損害。而蘋果更不可能被針對,因為蘋果許多零件、組裝供應鏈都位於中國境內,封鎖蘋果反而會反噬中國早就受傷的經濟和失業率。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尼爾.沙(Neil Shah)也告訴《CNBC》,制裁蘋果等於對自己二度傷害,蘋果早就開始把供應鏈多元化,中國已經感受到損失供應鏈的壓力,如果制裁蘋果,反而讓供應鏈移出的速度加快。

真要說反制的話,里昂證券認為,中國可能會以自己具備供應優勢的非科技原料為目標,對相關企業設下限制。不過這麼一來,就不是科技戰,而是回到貿易戰的層級。

華為禁令對台灣企業的影響

為何要密切關注華為和中國接下來的動向?因為許多台灣製造公司,是華為的供應商,華為被禁,會影響這些公司營收。

里昂證券分析,美國華為禁令出於國安考量,因此非用於智慧型手機,而是用於5G基礎建設、CPU、AI的系統單晶片(SoC,System on Chip)很可能完全被禁。

除了華為禁令,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報導,納斯達克也搬出一系列新規定,限制中國企業上市。包括首次為IPO規模設定最小值2,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7.4億元),替潛在中國IPO公司做審計的美國小型會計公司,納斯達克也會對之進行查核。

美國股市收緊對外資上市企業會計審計規範,將使得中國上市公司不能再推託受限於中國法令,也不能再拒絕提交會計憑證給美國。這對台灣企業的影響在於,多家中資企業--尤其是有下市壓力的--造成2方面影響:第1,中美資金戰略脫勾;第2,來自中國的外資將更為短缺,創投將急遽萎縮。

影響一波波,中美關係風起雲湧,身在漩渦中心的台灣,面對快速發展的詭譎情勢,需要上緊發條、努力觀察與應變。

(參考來源:CNBC、Forbes、The New York Times、Nikkei Asian Review、元大投顧、里昂證券)

核稿編輯:林易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科技戰 中美貿易戰 蘋果 美中關係 華為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