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加拿大皇家銀行在今年一月宣布關掉台北分行後,加拿大帝國銀行亦確定於明年一月撤離台灣。 這使得台灣的加系銀行只剩多倫多道明銀行和豐業銀行兩家,外銀為什麼陸續自亞洲市場撤退?

加州聯合銀行去年營收頗佳,採取企業再造是為了因應下世紀的經營大戰(圖為林景聰)。 (攝影者.劉國泰 )
九月十日,加拿大帝國銀行(CIBC)在凱悅飯店舉辦「十週年慶」,現場一百四十多位來賓中,專程從國外趕回來參加的CIBC「畢業生」就有六十幾位,帝國銀行台灣分行總經理梁敬思說,場面好像在開CIBC同學會。只不過,好不容易向總行爭取到的「十週年慶」,卻也是帝國銀行在台分行劃下休止符的「惜別晚會」!
帝國銀行確定於明年一月撤離台灣,事實上,除了帝國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早在今年一月就宣布關掉台北分行,六月底正式結束營業,上海、香港分行也撤掉,只保留新加坡和東京分行,似乎有全面撤出亞洲市場態勢。帝國銀行關門大吉後,在台灣的加拿大體系銀行也從原本的四家剩下多倫多道明銀行和豐業銀行兩家,但豐業銀行近來也傳裁員十名,引發外界聯想。
外銀為什麼陸續自亞洲市場撤退 ?梁敬思認為,這是母公司「棄車保帥」的策略。他強調,過去幾年,金融風暴造成外銀在亞洲市場受傷慘重,加上俄羅斯金融危機攪局以及外銀全球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失利等因素,不得不陸續撤出亞洲市場。「最重要的是,外銀總行在母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不斷萎縮。」為了保全母公司 ,不惜關掉亞洲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