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再生水盆逆轉乾旱惡夢,破解澎湖、蒙古造林不可能任務

1. 在澎湖,種100棵樹活不到10棵,風、鹽、缺水輪番毀苗,直到一個「水寶盆」出現,讓存活率暴衝到9成,改寫造林規則。

2. 發明它的是一家只有12人的台灣社企——仁舟,它用再生紙漿做成的簡單育樹盆,靠滴水設計突破乾旱困境,從澎湖種到蒙古,連台積電也搶著用。

仁舟總經理王文蘭(右1)(攝影者.郭涵羚)

全球衝刺淨零碳排,「多種樹」成了跨越國界的共識。但你知道嗎?台灣本島種一棵樹,平均只有三成活下來;到了金門、澎湖等離島,存活率更慘跌至一○%。一場對抗乾旱、鹽霧的植樹硬仗,已在島嶼邊陲靜靜開打。

「很多地方補種五、六次都種不起來,」澎湖林務公園管理所所長李振綱無奈的訴說。離島種樹像跳恰恰——強風一颳、鹽霧一襲,外加水源短缺,前進一步退兩步,「種著種著,樹反而越來越少。」

成立:2016年
總經理:王文蘭
主要產品:用回收再生紙製作,以盆聚水、以繩滴灌,大幅提高植樹存活率
成績單:2024年IMV科技創新獎金競賽「企業組生態永續類」第2名、2021國際金點設計獎年度永續特別設計獎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