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港口罷工3天就結束,背後的國家衝突卻才開始

1.美國港口罷工,會延燒到台灣?為何萬海最不用怕?想看懂這場罷工為何雷聲大雨點小,得從3角色分析:碼頭工人、航運公司和美國政府。
2.業界評論,短期裁員潮不太可能發生,真正上升國家衝突點的是,全球20大航商沒1家美商,未來若外商擁港口主導權,罷工風險恐增高;而萬海擁有2優勢,將是影響最小的台灣航商。

無人車等自動化設施,較常見於因為船舶普遍大型化,僅靠人力無法滿足下貨需求的港口,如韓國釜山、中國深圳、新加坡和歐洲。(來源.達志影像)

今年十月一日,擁有八萬五千名成員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發起近半世紀以來,美東碼頭的首場罷工。

七十六歲的副主席赫伯特.霍爾(Herbert Hall)宣布:「這不只是關於錢,還有我們的未來。」他進一步解釋,「我們談論的是機器、人工智慧與所有這類東西。我們想要保住飯碗。」

然而,二○二一年疫情爆發,美國港口基礎設施老舊,工人不能上工,已經引發史上最大的塞港危機,這次教訓足以讓航運公司相信,自動化勢在必行。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