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暴跌26%、超微重返榮耀,贏家是比誰更懂「成本」

對英特爾而言,它自己製造比跟別人買的成本更高,它的最適策略,應該是「把製造交給別人,自己去做其他成本更低的事」。但它還是堅持自己製造,長期忽視這個經濟學思維的結果,是股價大跌26%,瀕臨被後進者超車的窘境。

這並不是企業才要考慮的問題,多數人都容易犯這個謬誤,不知不覺付出了極大代價、不斷浪費時間。如果現在先知道這個思維,就能及早避免!點我看詳細方法

商周首席經濟專家楊少強 

商周首席經濟專家楊少強 (攝影者.郭涵羚)

忽視經濟學概念,會付多大代價?看看英特爾(Intel)就知道了。

八月二日,這家矽谷晶片商股價大跌二六%,市值縮水近四百億美元,等於蒸發掉超過三個台塑。由於業績不佳,英特爾宣布裁員一五%。從《紐約時報》到《經濟學人》,對它的評價是「慘澹」、「低迷」。

英特爾的問題根源,就是忽視成本概念。經濟學的成本,指的是「放棄的最有價值機會」。這也是人們常聽到的「機會成本」。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