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廈門薄餅宴(下)

廈門薄餅菜用料豐繁,先炒後炕,講究吃熱的。(來源.洪愛珠提供)

咪姐的動詞,是閩南語的「炕」(Khòng)。一切材料分別燙熟、過炒,合鍋燉煮,為「炕薄餅菜」,溫熱的吃。且普遍認為久燉,乃至隔日覆熱的潤餅菜,風味更融合。不僅廈門,泉州各地、馬來西亞檳城、金門、台灣北部,用料比例各有不同,但許多地方的潤餅菜,都得「炕」。

廈門薄餅備料多,工序繁瑣,用在款客,表示視為上賓。製量很大,可分贈親友。成品精粗,見諸於選材、刀工、用油與高湯。咪姐的薄餅,是我在泉廈吃到十數卷中刀功最細、味最精微的版本。一般以豬油炒料,她用紅蔥豬油。一般以水或肉湯煨燉,她以狗蝦頭與殼熬成蝦湯。「佐料gâu,毋是新婦gâu。」咪姐說。意思是關鍵在食材,不在廚娘。聞言我心裡酸麻,因為這句話,我母親生前多次說過。

狗蝦仁(火燒蝦仁)、和海蠣(蚵)炒至僅熟待用。海蠣是泉系薄餅菜中關鍵食材。從前天然海蠣一年僅一季,個頭小,口感脆甜。今養殖技術精進,四季供應。清明一過,閩南講究的人家就不食薄餅,因海蠣已不當造。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