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廈門薄餅宴(上)

(來源.洪愛珠提供)

梅雨季,廈門八市(第八市場)口,咪姐比約定時間早到,已巡過貨色,交代攤販剝幾斤狗蝦(火燒蝦)。我初次見她,人高䠷,雲髻高盤,大雨裡站得筆直,隱有威儀。飲食撰稿人Sunsun也到了,是她引介咪姐給我。說此奇女子藝高膽大,一身是故事。

知我好奇廈門家庭式「薄餅」,即我們的潤餅。咪姐建議從市場採買開始,我求之不得。她在廈門經營一家成功的餐館「雀越」,又負責家庭飲食,買菜規格高,只取上貨,採購量大到必須請人協助載運。我好奇的任何事物,咪姐便說,想吃麼?又額外買了許多。後來我便不好意思多問。我有種久違的既視感,我外婆從前也這樣買菜。如此地厚天高的女子,許久沒遇到了。

閩南人吃薄餅╱潤餅的季節,是冬季到春季。季節不到,食材不全。咪姐說,可惜沒有加利魚可炒魚鬆,這是她家的標配。我一時沒聽清。她改以閩南語唸「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原來指嘉鱲。嘉鱲即真鯛,用來炒魚鬆,足見用料不凡。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