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與碳費和平共處!西門子7D模型建廠、英國房減碳更好出租

課徵碳費恐成物價或房價的助燃器,但這也可激勵低碳建築發展。台灣建築耗能高、綠能比率低,碳排淨零轉型刻不容緩。本篇借鏡英國政府及德國企業西門子做法,可從中學習轉變策略。

英國工人正在將2012年倫敦奧運場館改建成住宅。該國是減碳行動最積極的國家之一,自2018年起即要求不動產需達到一定的節能程度才可出租。(來源.法新社)

課徵碳費只是第一步,但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碳費可能成為物價或房價的助燃器,但這也是台灣進入節能減碳時代的門票費。以海嘯第一排的建築業來說,減碳的風氣如果能夠建立起來,那房價影響只是樹,後面還有一片林,更值得我們關注。

根據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一棟中型住宅的生命週期中,建造部分只占碳排約一半,另一半是後續使用所造成,所以政府徵收碳費,也應用於打造這樣的未來:政府讓低碳建築變得搶手,建商絞盡腦汁做淨零轉型,民眾或企業也積極尋覓低碳建築以節省荷包,供需面都看到減碳的好處,淨零轉型才能真的成功。

台大土木系電腦輔助工程組教授謝尚賢接受商周訪問時表示,台灣建築耗能高、綠能比率低,所以使用建築造成的「營運碳」會比英國或歐洲更高,大約會是建造階段「蘊含碳」的二至四倍。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