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是習近平要證明中國制度較西方優越的政策,台商一來可響應政策,二來也可盡企業社會責任,兩全其美。(來源.法新社)
遠東集團無預警遭中國重罰,為所有在中國經商的台灣企業敲響一個警鐘:兩岸對立日益尖銳,企業如何管理好政治風險,已是無法迴避的課題。
美國前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與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澤加特(Amy Zegart)曾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指出,當前世界任何角落,都會出現影響企業經營的政治風險,企業若想保有競爭優勢,就必須學會管理與日俱增的政治風險。
●科技產業
.政治風險:
1.中國加大對網路平台及加密貨幣的整頓力道
2.台廠的中國客戶若被美國制裁,恐導致無法出貨而營收減少
.機會:
1.中國大力發展醫療健康服務及生命科學產業,台商可布局該領域
2.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迅猛,台商可參與電池領域
●傳統產業
.政治風險:
不符合節能減碳的台商,很容易成為中國鎖定祭旗的目標
.機會:
中國可能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為鋼鐵、水泥業帶來機會
●內需產業
.政治風險:
1.直接面對消費者,在廣告文宣惹上政治爭議的風險高
2.加盟商萬一碰觸政治爭議,總部恐被迫要表態
.機會:
中國可能推出刺激消費的新政策,有利台商發展內需產業
資料來源:Nomura 、Citi Research "Prospects 2022:Towards 'post-pandemic' economics? "
整理:韓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