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擴大內需方案 醫的究竟是什麼?

縱使在黨政基金的大力護盤下,台灣股價指數仍然跌破七千點大關,為了因應此等危機情勢,行政院除研擬「擴大內需方案」外,另採取「行政干預」手段,雙管齊下,期解救股市,並刺激景氣。石齊平認為這樣做不見得是對症下藥。

縱使在黨政基金的大力護盤下,台灣股價指數仍然止不住跌勢,跌破七千點;與此同時,經建會公布的景氣對策信號呈現了藍燈,是一九九五年海峽危機以來最糟的狀況;總體指標之外,許多上市公司也紛紛調降年度盈餘目標。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台灣的經濟雖不似有些新興地區已氣若游絲,但受創之重,也已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此等危機情勢,行政院因應的做法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研擬「擴大內需方案」,在未來兩年追加新台幣二千億元的政府支出;二是「行政干預」,這包括對匯市及對股市的干預。行政干預是消極性的,目的在於止匯率的貶、止股市的跌;擴大內需是積極性的,目的在於打強心針,注入資金,提振經濟活力。

國際貨幣瘟疫隱然成形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