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是《醮》動作的中心軸,由此繁化出豐富的身體風景,為這支儀式舞蹈建構最重要的美學形式─藝術評論家 王墨林(來源.金成財)
書寫著「醮」字的黃色紙燈,飄浮於如幽冥的舞台上,導引著布幔形成的輦轎, 在南管藝術家蔡小月的吟唱聲中,舞者從舞台縱深之處緩步滑行,彷彿幽靈巡行,詭異中帶有神聖之感。林麗珍的三齣舞劇,都是從生活中而來,從捕捉感知人、鬼、神共存的多元宇宙觀中,細火慢熬出「天、地、人」三部曲。
醮‧開啟了陰陽門的奇幻空間
一九九五年無垢舞蹈劇團的首部曲《醮》,以其熟悉的基隆中元祭做為背景,由先民開墾時的漳泉械鬥,一位失去摯愛、遊蕩人間的新娘子魂魄,以及信仰媽祖的三角關係串聯,呼應當下林麗珍對台灣族群問題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