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銀行篇/花旗霸圖依舊,滙豐緊追在後

根據本刊的調查,在總資產排名的前五十名中, 只有三家外銀入榜,分別是美商花旗、 香港上海匯豐與法國國家巴黎銀行; 整個金融業一百大當中, 總共有十二家外銀入榜。

長期深耕「消費金融」業務的花旗銀行,去年名列最賺錢銀行第十二名。 (攝影者.顏章賢 )

受到整體大環境不景氣,以及企業貸款習慣的改變,銀行業去年的表現普遍不如票券、證券金融業。其中外商銀行的總體表現,則不如本國銀行。從「總資產排名」、「最賺錢(稅前淨利)」、「獲利力(稅前淨利率)最高」幾項排名來看,外銀入榜的家數,很明顯地少於本國銀行家數。

要了解外銀在這次排名中的成績和意義,必須先對外銀的業務有基本的認識。目前外銀主要業務分三大類,第一類是以傳統存、放款業務為主,即使在銀行業務多元化的今天,對企業放款所產生的利益收入,仍是多數外銀的收入大宗。不過這部分業務極易受競爭者增加,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而大起大落。

第二類是「消費金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信用卡、一般個人消費性貸款等。雖然這種業務用人多、成本投入高,但競爭者進入的門檻也高,只要敢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及早介入,獲利自然可期。這方面的代表銀行是進入國內市場已三十三年、介入消費金融業務超過十一年的花旗銀行。前幾年,英商標準渣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就已積極投入消費金融的市場,近來荷蘭銀行與美國商業銀行也紛紛加入戰場。但由於「初期投資大、回收期長」的特殊性,使得這幾家銀行仍處於虧損的主因。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