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辭風波背後的政治角力

葉菊蘭遞辭呈,以退為進?

新政府執政以來,歷經了八掌溪、核四風暴、墾丁油污等事件, 葉菊蘭是首位主動請辭負責的閣員,此舉不但使她的民調支持率升高, 也使她成為內閣改組風暴中的最大贏家。

葉菊蘭(右)在交通部所做的決策多出自於高層的授意(左為毛治國、中為陳堯)。 (攝影者.許永縉 )

「國母」鬧辭職,「教父」被迫下台!阿瑪斯油污事件,行政院長張俊雄指示研考會提出懲處名單曝光後的當天,交通部長葉菊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張俊雄口頭請辭,表達「政務官沒有行政處分,只有負責任問題」的立場。葉菊蘭跺跺腳,政壇馬上引起大震盪,新政府被迫提前進行內閣改組。

而且,在總統府高層「國母不能辭」的指示下,部分閣員卻意外地提前下台,「棄林(指環保教父林俊義)保葉」竟成了內閣改組的主軸之一,葉菊蘭的辭官大動作,是其個性使然?還是求內閣更迭中的自保?還是向高層爭取決策自主空間?

據葉菊蘭幕僚檯面上的說法是,研考會在二月二十七日提出的懲處名單,且張俊雄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三度提到交通部有缺失,是葉菊蘭提出請辭的主因。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