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將「碳」與企業營運表現掛鉤在一起的指標調查

他們,重新定位一家企業的價值,重塑一間好公司的定義!
在新商業賽道上,證明企業能兼顧獲利、環境,把員工們顧好!

商周將藉由評比、頒獎、報導與論壇
讓100位永續者的寶貴經驗,分享給更多國內外企業與各界參考。
我們希望,讓更多有志者,能與永續者同行!

2024 關鍵數字分析

1
/
競爭激烈、快速奔跑:百強汰換率達5成
2
/
科技業領先,連續三年33家強者,科技業佔44%
3
/
減碳白熱化:三年前百強平均減碳率2%,今年平均減碳率達10%!
4
/
近60%傳統高碳排製造業有實施內部碳定價,較去年明顯提升

贏家比一比

1.碳生產力成長率Top10

每排一噸碳,他們營收多更多!

2.減碳Top5

過去三年來,它們減碳減最多!

3.股價成長Top5

不只減碳,他們股價積效更勝同業!

註:產業分類以2023為主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述公司永續報告書、CMoney, 整理分析:程莉茜

年度比一比

1.新入榜減碳進步Top3

新入榜名單中,他們的減碳率進步最大!

2.新入榜碳生產力成長率Top3

新入榜名單中,他們每排一噸碳創造的營收增加最多

3.連三年入榜減碳Top3

連續三年入百強者,他們的減碳率進步最多!

4.連三年入榜碳生產力成長率Top3

連續三年入百強者,他們每排一噸碳創造的營收增加最多!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述公司永續報告書, 整理分析:程莉茜

產業比一比

1.減碳關鍵產業Top5

關鍵產業,他們減碳最多!

2.電子製造產業Top5

電子製造業,他們減碳最猛!

3.其他製造業Top3

一般製造業,他們減碳最高!

4.服務業及其他Top3

飯店、航運服務業減碳也亮眼!

5.金融保險業Top3

金融業,壽險公司登榜首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述公司永續年報 整理:程莉茜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