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酒吧

廚餘變調酒、垃圾減量剩3公斤 亞洲50大酒吧藏瘋狂實驗室

廢物不廢 連紙張都不用!瓶罐上的再生紙標籤原料來自酒吧剩餘柑橘。(攝影者.石吉弘)

位於香港中環的Penicillin,第一眼看來像個尋常酒吧。昏暗燈光,木製低桌,客人悠閒啜飲雞尾酒。但,有些地方露了餡。入口放了一座科學儀器,瓶瓶罐罐,白瓷磚牆上寫滿數字,像在解數學公式,一句標語寫道:「沒有替代的星球(There's no planet B)」。還以為來到高中科學教室,這裡卻是酒吧的實驗室。

Penicillin絕對不墨守常規。它是香港第一家永續酒吧,在七月公布「亞洲五十大最佳酒吧」榜單中名列第二十六,也是二○二一年Ketel One永續酒吧獎(Sustainable Bar Award)得主。

共同創辦人阿功・普拉博沃(Agung Prabowo)是香港調酒界無人不知的風雲人物,許多人開玩笑形容他現在是位斜槓科學家。「我們實行『封閉式循環系統』,也就是關閉所有造成浪費的漏洞,」阿功解釋,透過酒吧四站功能空間——實驗室、主酒吧、發酵室與廚房,剩餘食材在各站流轉,升級再造。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下訂18折起,首月訂閱只要60元,投資閱讀成長翻倍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