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台南的漁網眼鏡廠 廢漁網竟成它抗紅鏈秘密武器

華美第3代陳煥凱強調,發展再生材料產品讓他學會用多元方式說故事,如身旁海報就是找原民歌手舒米恩發行單曲做品牌行銷,吸引年輕世代。(攝影者.程思迪)

台灣製造成本居高不下,要打贏中國紅色供應鏈低價競爭的方法,答案竟是:去海裡撿垃圾。

在台南的「眼鏡窟」,有這樣一家全球運動太陽眼鏡製造商,當同業為了更低成本、更高利潤,紛紛西進中國設廠,它卻因為熱愛台灣,忍受成本壓力、堅持不走,結果最壞的時期,僅一年多就跌掉過半營收。

眼看企業利潤空間有限,它曾砸錢收購國外運動眼鏡品牌,想發展自有品牌的新路,藉此擺脫台廠只會做代工生意的命運,但它不懂品牌經營,始終難有大突破,陷入困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下訂18折起,首月訂閱只要60元,投資閱讀成長翻倍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