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把徐重仁送進全聯社的,其實是高清愿本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把徐重仁送進全聯社的,其實是高清愿本人!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把徐重仁送進全聯社的,其實是高清愿本人!

把徐重仁送進全聯社的,其實是高清愿本人!
1.5小時的記者會,不論致詞、記者提問,多聚焦在徐重仁(左)身上,林敏雄(右)放手讓他當主角。
1.5小時的記者會,不論致詞、記者提問,多聚焦在徐重仁(左)身上,林敏雄(右)放手讓他當主角。 (攝影者:賴建宏)
撰文者:尤子彥
商周茶館 2014/01/09

扮演臨門一腳角色,把徐重仁送進全聯社的,其實是高清愿本人!

2013年12月18日,統一超商董事會通過羅智先,出任由其岳父高清愿創立的這家公司新董座,登上台灣流通零業霸主寶座;19天之後,曾任統一超總經理長達26年、一年半前遭統一集團出其不意解職的徐重仁,在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陪同下,出面舉行記者會,宣布已於今年元旦,出任全聯社總裁。

這兩件事,看似互為獨立事件,但實為因果。在我看,要談流通教父徐重仁復出再戰,對台灣零售業版圖的衝擊,更得從這兩件事的先後順序說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誠如在1月6日記者會上,自陳「情義」是其無法相忘於江湖,加盟全聯社最主要原因。做為18歲之前土長於府城,知曉人情義理的台南囝仔,徐重仁若非高清愿已自卸統一超董座,信守台南幫師徒倫理的他,是絕無可能說服自己,與給他人生最重要舞台的老東家,成為正面遭遇的對手。即便,在徐離任統一超總座前兩年,就再也沒當面見著高老闆一眼;前年底向統一集團申請裸退前夕,寄給高董的親筆信,也彷若石沉大海。

也就是說,重披戰袍的徐重仁,此時迎戰的,是羅智先為主帥的統一超,而不再是高清愿委以重任,他一手打造並灌注人生精華的統一超。於是,此刻的徐重仁,轉身策馬,放手大幹一場,天地良心之乎者也,當無所罣礙。

不過,說實在,「徐總,您何苦來哉?這場戰,贏了也算輸。」卻是當我聽到徐要出任全聯社總裁消息時,第一時間內心的OS。

別忘了,徐重仁曾經打造/帶領的統一超,不是只扛一個小七(7-Eleven)招牌的連鎖賣店,而是,超過3個品牌子公司、年營收約在2千億元,台灣最大的流通集團;規模為現階段只有一面旗的全聯社,三倍有餘。就算徐在記者會上喊出,2020年,要讓全聯社營收突破2千億元,也不過只是不小於統一超的格局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拿登山比喻,徐重仁既曾帶領統一超,攻上本土零售業的玉山最高峰,何需和剛爬完大屯山,想挑戰奇萊的山友,並肩同行呢?論事業經營的難度,操盤7-Eleven、Starbucks等跨國品牌,亦如同駕馭哈雷重機,何必回頭飆國產光陽三百西西的機車呢?

有道是,廟大菩薩大。因此,要真正審度徐重仁做為本土流通業教父,在失去統一集團這個大廟庇蔭後,大菩薩何以甘願主持全聯社這等中廟?我認為,箇中原委只有一個,也是徐公開定調的:「流通業二次革命」。請注意,徐說的是得有人頭落地的「革命」!而非企業「改造」、「變革」之類的花拳繡腿。

你問我,徐重仁為什麼要二次革命?我只能說,你真的很內行,問到關鍵重點了。

那就是,表面上,徐重仁是全聯先生林敏雄找來,持續壯大全聯社這塊招牌的專業經理人(全聯社本來就經營的有聲有色);但從戰略高度上的意義看,徐重仁扮演的角色,是要在後高清愿時代,全力相助新東家林敏雄,取代羅智先,登上本土零售業新霸主的King Maker(造王者)

換言之,因為一次革命不成功,才需要推動二次革命,這是一場政黨輪替可擬的本土流通業變天之戰。徐重仁想做的,當然絕不只是替全聯社展店或創高營收的例行業務,這些,他在統一超早已玩到無趣了,背後當然有其懸命企求的深刻價值。也唯有這樣理解,才能解釋今年已65歲,當了阿公且物慾需求不高的徐重仁,此役為何而戰的終極意義。

當然,我猜,你必然質疑我,徐重仁要扮林敏雄的造王者,只要當事人主觀上情願,就送他們倆一廂祝福便是,拿什麼客觀事証,證明建商起家、半路跨行流通零售業的林敏雄,有取代真命駙馬爺羅智先的命格?

要往下說這個段子之前,得需先花點篇幅,回頭談統一超、全聯社,這兩隻本土零售業的通路巨獸,當年是怎麼出世的?

話說,1970年代,一趟歐洲考察之行,開啟高清愿對流通業的興趣,才有後來取得美國南方公司授權,初期稱「統一超級商店」,後來正式掛上7-Eleven,奠基統一集團的通路實力。不過,對本業是食品製造的高老闆來說,發展通路的最主要目的,是讓統一的產品有地方銷售;打的主意是,只有建立自己的通路,製造商的利潤才不會受制於通路方。

因此,統一超的企業DNA,基本上是承自統一企業:以製造業為主導思考的通路型態。但這與國外流通業,扮演較中性平台的零售業傳統,並不相符。所以,統一超商封鎖康師傅產品、對報刊雜誌動輒下架等,都是基於製造者本位的思考。甚至羅智先去年受訪時表示,不認同「同心同德」的領導觀點,亦乃顛撲了服務業的基本哲學,仍執意要用中心思考的工廠管理思維,駕馭超商龐然體系。

事實上,統一超去不掉的製造業DNA,也是徐重仁最後不得不離開的遠因。

跑過統一超新聞的同業均悉,在徐總時代,統一超團隊最得罪不起的,便是統一企業的商品部,自己家的產品不必討論市場競爭力,說什麼都要全力支持,更得維持漂亮的毛利水準。但統一超若只挺自家商品,卻便送分給沒有這方面包袱的全家便利店,長期以往,勢必讓對手更具優勢。

當然,做為通路的專業經理人,徐重仁對於來自統一食品的壓力,不是沒有反抗過,正是因為其屢不從母集團霸王硬上架的壓力,多年前,便遭致「大小姐」高清愿獨生女、羅智先愛妻高秀玲,當著多家平面媒體面前,指摘徐重仁「太驕傲」、只用「子弟兵」。

當然,徐重仁可以選擇妥協,反正不管是統一或統一超,大家都是替高老闆做事。但他亦不願意屈從,牽涉到他對於流通零售業的經營信仰。要知道,家裡開書店,大學念企管、赴日本早稻田攻流通,除了因統一超經營初期虧損,曾短暫被調回統一麵包兩年,基本上,徐重仁和同輩的統一集團同仁比起來,是少數聞不到製造業工廠氣質的統一人。由此脈絡,便可精確解讀「在國外,製造是製造,流通是流通」(見《流通教父徐重仁青春筆記》一書),以及日前記者會上,強調「我的DNA是零售」等言簡意賅的話語,是其做為二次革命指導方略的關鍵意涵。

顯然,沒有製造業包袱的零售流通業淨土,是徐重仁投靠全聯社,終能成局的必要條件。

那麼,全聯社的DNA又是什麼呢?絕非報紙上說的「低價」、「讓利」,如果拚低價就能贏,家樂福、美廉社不也早雞犬升天了嗎?我認為,全聯林敏雄最核心的本事,是運作現金流的「富爸爸」財務能耐,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總結其策略觀點,是「透過短期虧損換取長期獲利的規模導向與深口袋(deep pocket)策略。」(請見《商業周刊》1228、1229期「管理相對論專欄」)

簡單來說,同時擁有地產(元利建設)、銀行(華泰銀行)、零售(全聯社),三事業體的鑽石組合,滾出的乘數效應現金流,是讓身價僅百來億的林敏雄,擁一只深口袋。因而才能在2008年,和出身首富世家的國泰蔡鎮宇,站在同一高度,聯手以每坪406萬的天價,取台北市中心的「信義聯勤」土地如探囊。2011年,華固以逾70億元高價,強吞「天母聖道兒童之家」都更標的後,亦求售其中過半土地,給這位天天在電視上教大家省錢的「全聯先生」。

事實上,擁有地產、銀行、零售事業體組合,深諳現金流威力的,當然不只林敏雄。全力發展MOMO購物平台,近年也大動作獵地搶樓的富邦金控亦然;旗下擁有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跨國大型資產,投資百佳超市、屈臣氏等流通事業,且有匯豐控股為後盾的華人首富李嘉誠,更是「深口袋」的教父。

我的結論是,唯有透析統一超和全聯社的DNA,才更能看出,「徐重仁+林敏雄」的搭檔,如何迥異於「徐重仁+高清愿」。它可能帶來的流通業變天效應,當然不能只用所謂專業經理人逆襲、超市PK超商的微觀命題解讀,而它亦將掀起台灣流通服務業,從「服務+製造」,朝向「服務+資本」的典範轉移。也關乎,一個血統純正的台灣流通服務品牌,有沒有機會被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看見。

約莫十年前,在統一超的公關陪同下,我採訪徐總時曾問他:「從美國引進星巴克、賣日本人的甜甜圈,品牌代理你們都做得有聲有色,但這只算服務業的代工層次,而自創的聖娜多保麵包、二十一世紀風味館,生意都很不怎麼樣。賣咖啡、做甜甜圈,真的那麼難,我們自己做不來嗎?」

我記得,不在提綱的突襲一問,不但公關傻眼,徐總也面有慍色。他只是淡淡地說:「子彥,畢竟台灣發展服務業的時間,不過這二、三十年,還很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現在回頭看,或許,我當時已經猜到他心中的夢,也說不定。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全聯總經理 全聯董事長 徐重仁 統一 高清愿 全聯總裁 徐重仁 徐崇仁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