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大陸求職網,隨便起薪都7萬多...曾幾何時,台灣人「便宜」竟也成了優勢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大陸求職網,隨便起薪都7萬多...曾幾何時,台灣人「便宜」竟也成了優勢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大陸求職網,隨便起薪都7萬多...曾幾何時,台灣人「便宜」竟也成了優勢

大陸求職網,隨便起薪都7萬多...曾幾何時,台灣人「便宜」竟也成了優勢
撰文者:狄驤

今年329檔期,聽說營建業在全台總推案爆出近2800億的天量。

有朋友問我是否房市已觸底反轉,開始要向上攻擊了?

我笑著說,剛好相反,這不是主力攻擊,反而是主力垂死掙扎的逃命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這批急著推案的主力,多半是業界裡的中小主力,購地成本高,進場卡位晚,加上利息壓力大,不趁選舉前含淚推案,難道要等到選舉完,政府不再護盤,人才跑掉更多時,再來自砍手腳或被銀行斷頭?

清明節的前幾天,大陸某文創集團的副總來台,我請他喝下午茶,談到惠台政策,他立刻也要我快過去大陸,他說台灣人才都很能幹又吃苦耐勞,但薪水實在太低了。

說完他俐落地掏出手機,點入大陸求職網,隨便一個職務起薪都是1萬5到2萬人民幣。

我說我年紀大了,十幾年沒上過班,也沒心力和年輕人爭職位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我內心OS是不想再看到有人才外流,也不想助長這位副總傲氣,否則台灣這麼多房子不都要養蚊子和流浪狗?

沒想到,他卻笑著說我才中年不算老,然後又點了顧問或總監職務給我看,真是個個都是2~3萬的待遇,更高還有5萬人民幣的數字,頓時讓我傻眼,再想想台灣的薪資水準,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接著他收起手機說,其實,大陸也不差台灣這點人才,這幾年內地人才也在崛起,論學歷和資質,也不比台灣差,加上陸企和台商聘用台幹的比重也一直在下降,現在台幹還有優勢,說穿了是內地年輕一代還沒完全頂上來,二來是從台灣來的台幹,相對於留學歸國的陸幹還「比較便宜」。

所以,如果要轉跑道到大陸,動作要快才行。

是啊,便宜也是一種優勢,但聽了實在很辛酸。

無奈的是,微軟和GOOGLE這些國際大企業也來台徵人,還計劃培訓AI人才,說穿了不是他們的父母或祖先也是台灣人,主要是因為大陸對外企仍然管制重重,二來也是看重台灣人才便宜又好用。

哎,當台灣的人才被嫌便宜,都出去幫人打工,台灣新建案推量這麼高是要給誰買呢?

我記得幾年前,一堆住天母或台北市蛋黃區的朋友,也到淡水林口和三峽,去看看那些重劃區的豪宅。

老實說,那些重劃區的房子,真的都蓋得不錯,很有豪宅水準和質感,街道和綠地規劃也不錯,但是空屋率還是很高。

其中,三峽的北大特區,我還特地找了房仲去看裡面的格局和建材,真的讓我很心動,但問題是我的工作和活動都在台北市中心,而且空屋率又高,我判斷房價會再修正,也就沒有進場。

而且,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每年赴海外工作的人數逐年成長,光是大專學歷以上的年輕人,每年就有近50萬人赴海外市場就業,而女性至海外工作比例也逐年攀升。

再加上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投資客也死傷慘重,整體房市必然不會有向上行情,尤其幾個供過於求的重劃區,勢必下殺取量,讓利才能出場。

果然,幾年後,各大供給量過大的重劃區房價排行,就以林口和三峽跌最慘,三峽是第一名,下跌15.75%。

其實,全台這些建商大量圈地,用很低的成本收購一大片地皮,再向銀行借錢來蓋房子的重劃區,供過於求的窘況,不只是台北外圍才有。

幾天前,我剛好去台中找親戚聊聊,吃完大餐後,親戚開車載我到秋紅谷和七期附近逛逛。

當我看著這一望無際的豪宅林立,老實說,能在這塊地皮推案的豪宅,建築設計和施工都很有國際水準,景觀綠地和公園的面積和質感也不差。

但問起房價,親戚苦笑搖搖頭說,都是開很高,成交多少只有自己人知道。而且,親戚還說,這種價格他們當地人是不會買的,那些建商搞一堆花招,什麼放博物館等級藝術品或挑高大廳和五星級泳池,這些玩意兒只有外來客才會買單,也只有外來的冤大頭買得起。

更誇張的是,親戚說這整個重劃區到了晚上空盪盪的,點燈率不高,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著說明,很多外國遊客還以為這是台灣的好萊塢或環球影城,這些街道綠地和豪宅,都是用來拍片的場景,因為,感覺很沒有居住的真實感。

台灣的房地產開發,詭異中又帶著辛酸。

有錢有勢的財團,應該也知道世界真的很大,台灣以外可以炒作的地皮,比我們這些重劃區多上百倍千倍甚至萬倍。

然而,世界已經在倍速改變,這些財團和營建業仍在用舊思維,傻傻地玩大富翁裡的蓋房子遊戲。

相對於歐美科技業和大陸傾全力在AI和機器人產業的投入,我們的政府和財團,還在妄想繼續玩這種,資本家從銀行五鬼搬運來炒地皮獲利的老把戲,而且他們可能妄想這種把戲還可以繼續玩幾十年。

每當一想到這裡,我真的只能感到憂心和無言。

台灣房地政策,說穿了,問題在永遠沒有長遠的政策。

政府和八大官股行庫手上一堆錢和土地,尤其是多到花不完的爛頭寸,但幾十年來沒有一個政策,懂得用這些資源來蓋社會住宅或平價住宅,或是像大陸那樣,用很低的租金甚至免費,提供給青年和弱勢者來創業。

然而,他們不但沒有做這些該做的事,幾十年來,他們還很開心地靠著手上浮濫資金,年年和建商合作獵地炒地蓋房推高房價,年年329檔期都有驚人的推案量,把房價愈墊愈高,就算賣不掉也不讓利,因為一旦讓利,主力就無法出場,而他們是不可能認賠賤賣的。

於是,當建商這批房子賣不掉,儘管利息驚人開銷也大,他們就去找另一塊更大的地皮,低價購入,高價向銀行貸款,用人民的血汗錢來當他們的現金流,再用這些別人的血汗錢來撐住房價,用這種手法來繼續交利息,建商可以苟延殘喘,銀行也有業績和漂亮考核。就這樣,彼此間的心照不宣,讓他們個個口袋賺得飽飽的,小老百姓卻又窮又苦又悶。

台灣人口就這麼一點點,而且還在死亡中和外移中,我真的很懷疑,未來台灣真有這麼多人,會去買這麼多的重劃區或造鎮建案嗎?

我說過,資產價格是靠貸款餘額堆高的。

當台灣到處都是鬼城鬼鎮和蚊子館,且不說那些建商該付的利息有多少,光是那些蓋好卻沒人使用的水泥鋼筋管線建材和道路開發,所投下去的金額說出來就會嚇死人。

台灣產業外移,人才只出不進,留下來的只能靠小確幸的低薪族,試想,當這些小資族根本不跟建商捧場,或者,該說根本也沒能力去埋單,到時候,這麼多的空屋和貸款餘額,台灣各大行庫要如何打消呢?

當資產泡沫化時,還不是要拿人民的血汗錢來救銀行救建商?

哎,台灣就這麼小,人口就這麼多,人均所得和薪資也就這麼一點。

為什麼台灣只要有可用地皮,就一定要拿來蓋豪宅呢?

不能拿來規劃成平價住宅或創業或農業園區嗎?

如果十幾年前全台那麼多的重劃區,不要讓建商和民意代表勾結,去銀行搬大家的血汗錢來蓋那些貴得嚇死人的豪宅,而是由政府來主導蓋平價宅或青年住宅,台灣的房價就不會這麼不親民,台灣的貧富差距就不會那大了。

說來辛酸,對岸隨便一個白領職務動不動就1萬多人民幣起跳。我身邊已有幾個年輕人決定過去應徵。他們不是不愛台或賣台,他們只是為了未來,大家千萬不要太苛責他們。

至於,我們這些走不出去的,一想到沒有未來,沒有更好的收入,就算到處都是漂亮房子,又有何用?

優勢網 成幾何時 起薪 求職 幾何 台灣求職網 曾幾何時
資本主義的1001夜
資本主義的1001夜
狄驤
展開箭頭

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人的莊家,一是被坑的散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

作者目前專職寫作,立志把資本主義的祕密公諸於世,讓散戶大眾至少可以在這個「用錢吃人」的殘酷叢林中安身立命。
作品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1~3集、《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

*歡迎加入Facebook粉專: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Youtube頻道:狄驤說真的DeeHsiang
*讀者來信請寄:deehsiang@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