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哈佛這樣學溝通》陸生對台生在教室「掛國旗」提出疑慮,引發全班激烈討論,結果...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哈佛這樣學溝通》陸生對台生在教室「掛國旗」提出疑慮,引發全班激烈討論,結果...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哈佛這樣學溝通》陸生對台生在教室「掛國旗」提出疑慮,引發全班激烈討論,結果...

哈佛這樣學溝通》陸生對台生在教室「掛國旗」提出疑慮,引發全班激烈討論,結果...
哈佛校園
dreamstime_xxl_24325848
撰文者:Sabina
MBA真相大破解 2016/12/15

這是一件台灣人在哈佛商學院念書時的經歷,跟大家分享。一個暑假的星期三早上,我和一個哈佛MBA一年級的學生,暑假回來,我們在咖啡店約見面聊天,聊到他開學不久時發生的一件事情。

HBS(Harvard Business School)班級也有「教室佈置」,每個班級的後方會放上該班級所有人的國籍,MBA一年900人,一班90人,來自世界各地的菁英,依照自己對國籍、身分的認定(identity of who you are),除了依照你領什麼護照,或許等於或不等於想放什麼國旗,另外是你是LGBT,也可以放彩虹旗。

我的學生是領台灣護照,沒有出國進修過,他也認定自己是台灣人,選擇放台灣國旗,他們班上的學生各自填了資料交給校方;放國旗到班上前,大家拿這件事出來閒聊,有一個大陸籍的同班同學知道他選擇台灣國旗,開始擔心自己要是哪天被記錄到和台灣國旗一起出現,會不會有什麼不妥,例如被視為背書台灣的獨立性等等,向班上同學提出了,怕這件事影響他和家人的安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件事情從一小群人閒聊,變成全班開始討論,為了要不要放台灣國旗這件事,班上同學決定召開班級會議,先從定義開始釐清,再進行雙方答辯,最後進行投票決定。

第一次會議,我的學生分享:在會議上,他提出在道德上擔心這位大陸同學,所以希望可以釐清「安全」的定義;同時他還是希望掛台灣國旗,原因是:其他班上可能還會有一樣的情形,甚至以後從台灣來HBS就讀的學生也可能會有一樣的情形。既然這件事情已經被提出,因此他還是希望掛台灣國旗,也覺得應該要繼續討論,有個決定。再來,對於「安全」的定義,一些華裔以及大陸的學生向其他國家學生解釋,被記錄與台灣國旗出現這件事,應該是不會危及人身安全,但是職場上的影響,例如丟官或影響升遷,無法確切定義及預測。

然後,有同學提出,就算本班為了要保護這位同學而不掛台灣國旗,也無法保護他到哪裡都不被記錄與台灣國旗一起出現。許多不同國家的同學紛紛講述自己的立場:有一個男性同性戀同學指出,在阿拉伯,同性戀要處死,但阿拉伯同學也沒有因此說要轉班,或者不掛彩虹旗;有一位同學說,自己高齡的奶奶,當初讀書時曾被白人同學要求不得出現在同一場合,因為白人同學聲稱會對自己造成心理上的insecurity(不安全感),他無法想像幾十年後,還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在自己周遭;身為軍人的同學更是無法理解,例如要美國軍人想像不能掛美國國旗,他們說簡直是感到humiliated(羞辱感)。

更有越戰難民的後代、國家自由鬥士的後代、移民他國的二三代,分享自己的故事、立場。這些約莫二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我聽到他這麼說,心裡想,就算再過二三十年,是不是也沒人能保證我們的旗子就能沒有任何挑戰的,掛在牆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會議中,台上台下講到從教室佈置這件事情投射,對於自己的夢想、家人、國家、後代各種可能的影響,好多同學都顯得激動,甚至落淚了。最後有人建議,因為許多同學情緒激動,擇日再投票決定;接著大家就都同意下次開會的時間,然後就散會了。我的學生分享,會議結束後有好多人email與他討論,表達他們的意見,分享他們的經驗,意想不到的收穫是,大家因為這個「教室佈置」,更互相認識彼此的成長及文化背景!

第二次的會議,雙方再一次表述立場後,要投票決定四種方案;而這四種方案為:
(A)國旗全上,擔心安全的同學轉班;
(B)國旗全不上,本班不要用國旗佈置;
(C)拿掉這兩位同學的國旗,其他國旗全上;
(D)全班一起用象徵圖案的旗子,例如美國國旗改為有自由女神像的旗子。

最後結果是方案(A),掛上所有人提出的國旗或旗子,擔心安全的同學可以選擇轉班。

我很高興這個學生處在這樣的教育殿堂,可以與各國的同儕自由思辨,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我自己是華頓商學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校友,我認識的MBA校友,大多勇於表達,我想是因為許多頂尖商學院教學的方式,用Case Method討論商業議題,使得學生習慣用邏輯思辨、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延伸閱讀:商學院最著名的教學方式- Case method! 培養優秀領導者)

而我輔導的學生,看著他們從準備面試時的緊張,到兩年學校生活中每一次的挑戰,我看見一些台灣學生從原本不夠有國際觀,到可以為自己發聲,甚至站在國家的角度發聲,從舉辦台灣美食展、講解台灣歷史、文化,到代表臺灣校友,甚至代表亞洲校友與母校互動,在各個領域為母校、為國家爭光,這些小事大事都給了我以及我以後協助申請的學生一些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同時很認同這位哈佛MBA學生有道德考量,尊重別人的立場,同時也想到為了自己及以後的同學,真誠地、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國際間頂尖的商學院大多有來自各國的學生,每個人國籍、產業、文化背景各不同,MBA有這樣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站在國際的高度,尊重彼此,我認為是國際頂尖商學院百萬投資下的一個無形資產–diversity,當然這次是一個國旗事件,但MBA期間討論的議題,從商業、integrity(正直),到種族、LGBT,用一貫的態度:表達立場、尊重別人、就事論事,這是我認為很好的經驗及學習。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哈佛商學院的國旗事件:離開同溫層「溝通」的重要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國旗 陸生 哈佛 教室
MBA真相大破解
MBA真相大破解
Sabina
展開箭頭

最懂台灣人申請Top MBA的顧問。華頓(Wharton)商學院畢業,有多年成功幫助台灣人申請全球Top 15商學院的經驗,希望可以把自身以及學生們就讀頂尖商學院的經驗分享給對MBA有興趣的朋友。

部落格首頁:https://sabinahuang.com/
臉書粉絲專頁: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