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乎每個人都有洗碗的經驗,抓取碗盤、泡進水中、仔細刷洗、放進烘碗機,這些簡單的步驟看似平常,其實隱含了許多職場成長的道理以及經驗可供我們學習。
美國的創業家Michael Pietrzak就提出,他在洗碗中領略的道理,和人生中許多處事與工作的面相十分類似,巧用這些關鍵帶領你成功,讓小碗盤也能立大功。
一、專注眼前,一次做好一件事
在洗碗時,我們都知道要心無旁鶩地專心洗好眼前的碗盤,否則整體洗碗的效率會大幅降低。然而,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為了一些小事分心,甚至一心多用的同時思考與處理很多事情。分心思考不僅不能讓工作與做事的效率提升,反而容易拖累整體的做事效率與速度,影響工作進度。
因此,學會專心一次做一件事,保持專注才能幫助快速、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並提前完成工作排程。
二、迅速精準,別讓事情堆積如山
洗碗時我們都知道懶散拖延的後果:碗盤堆積如山、汙漬殘留,將花費更長的時間來清洗以及處理。應用到工作上也是同一般景況:當拖延排程上的工作與眼下的工作時,往後要花費更多更久的時間來處理這些殘局。當下即迅速且專心的完成工作事項,能夠幫助你脫離事情堆積如山的沉重苦海。
三、循序漸進,別承接能力之外的事
正如我們不會用點心小盤來裝載牛排一樣,一個人的能力、時間有限,承擔超乎自己能力的事務,反而會誤事。用錯誤餐具裝載食物的後果就是難以清理以及處理,也相對折損碗盤的壽命;而錯誤的承接能力之外的工作事務不僅無助於工作效率的提升,反而會推垮整體的工作效率。因此,循序漸進地承接工作,避免逞強,才能讓事情順利運作。
四、享受過程,讓過程引領你學習成功
洗碗的過程是漫長且單調的,同樣的,在工作上也可能會遇到沉悶無聊的瑣事與公事,讓人無心完成。然而「抱怨」的心態無助於做事,也會讓整個從事工作心情更加沉悶。試著在細瑣的事務中,體會過程,讓心情平靜,也可能意外找到新的成就感。
五、學會等待,讓時間成為最好催化劑
洗過碗盤之後,必須等待烘碗機運作一段時間才能得到乾淨又乾燥的碗盤;在工作上,許多任務也常須等待時間發酵,例如訂單談判、事業合作,就是急不得。在看似沒有進度的狀況下,沉著等待、保持敏銳觀察、以靜制動,也是一門功課。
【延伸閱讀】
※本文由「SmartM人才培訓網」授權刊載,原文:《家事的療癒,從洗碗悟出5個職場成長的關鍵》
「SmartM人才培訓網」為世紀智庫管理顧問(簡稱SmartM)所經營的社群媒體。SmartM是專為企業與商務人士服務的創新顧問公司,運用網路思維重新定義「知識分享」、「學習」與「人才發展」。集結兩岸頂尖的超級講師、顧問群,包含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創辦人與高階主管,持續推出實用性高、趨勢性強的培訓課程,聯手打造一流的創新、實戰、專業課程。我們每天分享各種工作、管理、商務新資訊,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martlinkin.tw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