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人民幣風暴全解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人民幣風暴全解讀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人民幣風暴全解讀

人民幣風暴全解讀
2016一月股災颱風眼》人民幣7比1時代來臨,賺少、花更少」的惡性循環要來了!(圖片來源:商業周刊)
撰文者:蕭勝鴻、單小懿
《商業周刊》 第 1470 期 2016/01/13

索羅斯、葛洛斯、羅傑斯、IMF經濟學家同聲警告中國向全世界輸出通縮,人民幣匯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你的資產如何重新布局?

人民幣,將一路跌到7元兌換1美元!

這,將不再是危言聳聽。

場景,拉到英國倫敦。2015年底,有來自全球70多國、超過140個媒體齊聚這裡,參加英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的年度論壇。施羅德首席經濟學家衛德(Keith Wade)列出2016年3隻黑天鵝:中國經濟和人民幣貶值、美國聯準會開始收縮銀根和油價持續下跌,要大家線上直選最「黑」的一隻天鵝,票選結果答案竟是:中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想到,這隻黑天鵝在2016年一開始,就給全球經濟大震盪,更向全球宣示人民幣結束長期多頭的時代,正式開始。

因為1月第一週的人民幣交易出現急劇貶值,連帶中國股市失去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引發全球股市5個交易日呈現雪崩式下跌,短短一週間,全球就蒸發約2兆3千億美元市值,創下有史以來開年單週最大損失紀錄。

但,這一切還沒有結束。

誰看空人民幣?
金融時報領頭,中國自己人更悲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融時報》率先預言,人民幣兌美元可能貶到7字頭,華爾街投行美銀美林也跟進,喊出人民幣中間價將在2016年底貶至1美元兌人民幣7元。最悲觀則是中國自己人,中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大膽看空到7.3元,貶值幅度達15%,這是迄今最看空人民幣的預測。連原先對人民幣最樂觀的高盛也被迫改口跟進,將一年期目標價下修至人民幣7元兌1美元。

當人民幣兌美元跌到7比1成為市場共識,這背後意涵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即將到來。

屆時新台幣兌美元至少將貶值到35.3元兌1美元,油價將跌破30美元大關,比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價位更低。而整個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將會逐漸寒冷,因為人民幣大貶,將向周邊國家輸出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最害怕的「通貨緊縮」。

「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表示,目前中國正在透過貨幣貶值輸出通貨緊縮(以下簡稱通縮),將問題移轉給其他經濟體,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2008年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嘯重演。

「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認為,人民幣貶值將使中國向其他國家輸出通縮。疲弱的中國經濟似乎要求人民幣對其他亞洲貨幣開展競爭性貶值,這將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挫,並引發全球範圍的通貨緊縮。

人民幣貶值為全球經濟帶來的通縮威脅,外資摩根士丹利認為將通過3種方式傳導至全球,而且正在發生中:

一、貶值的人民幣和走強的美元將使中國進口的大宗商品價格走高,這可能打壓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結果是油價持續下跌。

二、由於人民幣貶值,中國的出口成本將會降低。與此同時,中國出口利潤將會增加,而這意味著,中國交易夥伴的利潤將會下滑,結果是台灣出口產值持續衰退。

三、一旦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中國可能需要動用外匯儲備來平抑市場動盪,使得中國外儲因此而減少。

誰讓人民幣貶值失速?
中國大媽棄買、政府熔斷機制失策

人民幣貶值向全球輸出通縮,最終結果就是民眾買氣不斷疲弱,進一步逼迫廠商開始殺價搶單,整個供應鏈跟著受傷,形成惡性循環,等於未來幾年全球將看到,一個消費力冰封的中國,以及備受經濟寒氣侵襲的「中概國」(指經濟深度依賴中國的國家)。

這股通縮冷氣團,事實上已經嚴重籠罩台灣。台灣出口金額2015年連續11個月負成長,全年衰退1成,創下2009年以來最差紀錄,原因就是中國買得更少了(台灣對中國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約4成)。

其他包括澳洲出口鐵礦石、法國名牌精品、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最近1年價格都出現慘跌,油價屢創近10幾年來最低,鐵礦石價格崩盤更拖累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創歷史新低。

▲4張圖 揭露台灣金融未爆彈
▲下一輪危機:陸企破產潮?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470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限時優惠 每天僅需3元,商周讓您讀到飽

現在訂閱商周數位閱讀:首月讀到飽。
原價290元,限時特價100元
每天僅需3元,無限暢遊商周好文。

循環 中國 人民幣風暴 解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