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簽假的!拆穿服貿謊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簽假的!拆穿服貿謊言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簽假的!拆穿服貿謊言

撰文者:呂國禎
2013/09/06

有人說,服貿協議將搶走你的工作?也有人說,服貿協議開放給中資的項目並不多,且政府還會編列980億元資金補助弱勢產業,「政府有完整的配套可當產業的靠山。」兩種說法,何者為真?

這是「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起的重大爭議。9月15日,總統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以此展開大辯論;接著,立法院還要舉辦16場公聽會。然而,服貿協議的真相,其實藏在一間40坪的老公寓裡。

新北市新店區巷弄一棟老舊公寓的一樓,門口竟然掛上四張招牌,有來自深圳、福建的中資企業;才40坪大的房子擠了6家中國企業開設公司,投資金額超過1.5億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核准函,他們不僅可以經營批發零售業,還可從事資訊軟體服務業、產品設計業、餐館業、無店面零售業(網購、郵購、電視購物)、家具、寢具、廚房器具、裝設品零售業、仲介服務業,以及其他綜合零售業。

四年前就偷跑,開放率已近六成

總統與在野黨主席不是才要辯論?立法諸公們不是還等著為我們嚴格審查條文?學界、產業界不也還大喊著反對開放?新店的小巷弄,一指戳破這場朝野政黨的服貿大戲。

兩岸服貿協議中,準備開放給中資投資台灣的64個項目裡,有47項,也就是三分之二的項目,根本早已開放,只有17項才是新增開放!而且,自2009年就開始分三階段執行,過去4年來,台灣早把近60%的服務業市場開放給中國;既然如此,為何還拿已開放的項目來簽協議?我們逐一詢問關鍵官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服貿早偷跑,高官都知道!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這件事我們每個參與人都了解,我也知道為什麼,但這是經濟部主談,我不方便回答。」

經濟部長張家祝說:「我也有問過同事,既然四年前就開放了,為什麼還要放在簽署的名單中,讓人誤以為這次一口氣開放那麼多,反而自找麻煩?」

張家祝表示,幕僚的答案是,這次協議把開放項目全部揭露,主要是讓目前或未來跟我們談判的國家看,台灣某種程度是很願意開放的,希望讓更多國家願意跟我們簽協議。

代表政府在協議書上簽字的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透過副秘書長馬紹章回應:「先前開放只是依我們的行政規定,為提供制度化保障,所以把已開放的也納入這次協議。」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解釋,由於已進來的中資服務業是基於政府的片面開放,可能有一天也會因為換黨執政或立法院決議,而片面取消某些已開放項目,因此納入這次服貿協議,對中資而言較有保障。

但從談判角度看,賴中強批評,台灣政府先主動單方對中資開放,等於自失談判籌碼,不利於向中國爭取我方進入他們市場的利益。

中資在台投資服務業怪象,什麼公司都能開

在這次調查採訪中,我們也發現中資在台投資服務業的一些怪象,值得注意。

在台北101,中國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姪女曾寶寶創立的花樣年控股,申請登記營業項目超過20項,屬於服務貿易的項目有會議及展覽服務業,除此之外,還能做超級市場、百貨公司業以及各種商品零售業。走到台灣鄉間則會發現,台灣不僅把最有未來潛力的手機通訊、社群開放給中資,小到連瓦斯行、麵店也都開放中資經營了。

台灣本是小國,台灣人從不閉關自守,就是因為面對開放而能立足世界。因此,可怕的不是開放,而是政治人物。當三分之二的項目早已經開放,政治人物們卻仍一邊畫著不實際的大餅,一邊還訴求恐嚇以博取支持,讓全民誤以為中資還被擋在門外。我們必須說:各位,請停止演戲了,好嗎?

※延伸閱讀:

獨家!全台陸企地圖大公開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346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辯論 服貿 中資 拆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