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中國團隊接管王品!戴勝益退居二線

陳正輝挾最高持股回台他帶來什麼改變?接手不到五十天就收掉曼咖啡,他能救腰斬股價?大陸、中餐、一千店, 重回股價500元關鍵字
「戴勝益等於王品集團」,過去20年的這個等號,現在將正式消失!
去年7月,戴勝益才對外說過,萬一有一天他坐飛機掉下來,王品集團的接班人就是副董王國雄。但一年後,王國雄卻閃電辭去副董事長暨總經理職位,5月8日,王品集團新任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陳正輝,成為新掌門人。
「戴董已退居第二線!」陳正輝證實,「王國雄也退休了!」為何一個公司新任總經理,膽敢對外宣布董事長退居第二線?究竟,陳正輝何許人?憑什麼連戴勝益都得聽他的?
家族名下持股,比戴勝益還高
翻開王品集團財報,可以發現,原本是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董事主席的陳正輝與妻子英美惠(中國王品副總經理)等家族成員,共持股5.66%王品股票,不下於登記在戴勝益家族名下的5.49%。也是去年王品董監酬勞當中,唯一列在3千萬到5千萬最高級距的董事成員,戴勝益都沒他拿得多。
他的高報酬,來自他對中國王品的實質掌控權。王品集團有中國王品51%持股,其餘的49%為台灣經營團隊所有,陳正輝是快速成長中的中國王品,最大單一個人股東,比戴勝益還多。
陳正輝不只掌握經營實權,更是未來10年,最具影響力的王品大股東。他出手救王品,等於是救自己,連戴勝益也不得不聽他的。
戴勝益與他,個性迥異
「天下是我在打,也不是他(指戴勝益)在打。」陳正輝談起與戴勝益的共同創業過程,流露出他的霸氣與中國狼性風格。
陳正輝的家族,是捧紅豬哥亮、高凌風等早期台灣知名藝人的高雄藍寶石大歌廳的經營者。在一次前往南非旅行團時,認識還在家族企業三勝製帽上班的戴勝益,回台灣後聯手創立ㄅㄧㄅㄧ樂園。
「我們常常一個決策他是往東,我是往西的」、「他比較注重形象,我比較務實。」一個營運、執行,一個重企業文化與願景。打天下最需要的細節與執行力,就是陳正輝的強項。當年由戴勝益選定的王品創始店業績不佳,就是由「天下是我在打」的陳正輝出招、挽救王品牛排的生意。
「我管大陸,戴董管台灣,大概有10年都各自發展,但到去年10月我發現,這樣的決策機制是有盲點的。」2003年陳正輝與戴勝益在一通電話上,決定陳正輝親赴對岸開拓王品集團的中國事業後,加上不喜歡面對媒體,王品戰將陳正輝就這樣消失在台灣餐飲業圈子裡。
食安危機處理不OK,原接班人閃退
他改造王品的第一步,就是從王品最高權力核心下手,以創始元老組成每月一次的「六人會」,取代過去每週一次的「中常會」,成為王品集團的最高權力核心。除了被他尊為「國師」的台大國企系教授、王品獨立董事李吉仁,及董事長戴勝益外,另四人都有中國經驗。連他在內的三人,更是長年在中國征戰。這等於是中國王品團隊,全面接管台灣王品。
去年10月,重創集團形象、業績破底的食安風暴,戴勝益、王國雄危機處理聯袂失據,讓王品股價一度腰斬,品牌光環瞬間蒸發。「怎麼會出這種事呢?還搞到打算率領員工上街頭?」陳正輝不假辭色,重話批評先前的台灣經營團隊。
「當以為自己很厲害什麼都很行,有些事情就疏忽掉了。」他認為問題出在心態。當時中國團隊從旁看食安危機,就覺得很奇怪,「我們向來不是都顧客第一、同仁第二、股東第三嗎?」整個危機處理的方向,卻扭曲成股東第一,和過去想法完全不一樣了,是很可怕的思考盲點。
台灣王品原本最高的兩個權力核心,由陳正輝對外宣布:「戴勝益退居二線,王國雄退休。」應該就是負起了台灣王品出狀況的管理責任。
陳正輝提出台灣王品的10年計畫,決議進行品牌淘汰,「曼咖啡」在他主導下,7月起將結束營業,全面終止該品牌運作。他還喊出,台灣店數從目前的3百多店,未來10年將急增至1千家店,力挽去年底遭食安風暴衝擊下滑的業績,和一度攔腰砍的股價。
陳正輝正式對外界預告,一個正從骨子裡進行蛻變、充滿著狼性鬥志的新王品,在他的帶領下,即將重新搶攻台灣餐飲市場。
▲新舵手揪王品不振的禍首:KPI
▲救股價 「賜死」曼咖啡只是第一槍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442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