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我們需要至少八十分的牛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我們需要至少八十分的牛奶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牛奶駭人」專題特區

焦點 | 時事分析

我們需要至少八十分的牛奶

2013/11/23

應衛生福利部的要求,《商業周刊》已於11月23日下午三點鐘,親自將「牛奶駭人」報導中,所引用的檢驗方式、檢驗單位、判讀依據等,完整交給衛福部。

儘管我們交出了所有檢驗文件,但背後,其實,我們有更大的擔憂。因為根據目前政府所公布的內容,其所宣稱的「未檢出」,僅針對塑化劑及特定抗生素等項目,並不包括我們最擔憂的「疑似人工合成的抗憂鬱藥、避孕藥、止痛劑等代謝物」。雖然政府持續釋出牛奶未檢出的聲音,但是孩子天天喝的牛奶,到底有沒有殘留上述禁藥,這個問題我們至今仍沒有得到答案。

在國際上,包括奧委會或歐盟,對禁藥的檢測,早就已經採取更高的標準,反觀政府,不僅在檢測項目上不足,在檢測觀念及方法上,也有相當改進的空間。我們這樣的要求,完全是因為依據過去經驗,許多問題食品事件剛開始都來自於「異常訊號」,塑化劑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業周刊》認為,為了全體台灣民眾健康把關,政府應該拉高標準,不應僅守住目前低限度的六十分標準。

為了守望台灣的下一代,《商業周刊》在提交本次檢驗報告之餘,也會將樣本送至國外,尋求國際檢測機構的支援及協助,希望徹底了解,這些在台灣牛奶中的異常,究竟如何發生。

同時,我們也向衛福部、農委會在內的政府單位,提出三點呼籲。

一、對比過去政府檢驗塑化劑、銅葉綠素的精神,用兩至三周的時間,仔細依照銘傳大學副教授陳良宇的方法,對台灣的牛奶,再做一次徹底完整的檢驗。
二、回應陳良宇的請求,積極建立牛奶相關檢測項目的標準品;
三、坦誠面對所有鮮奶及牛奶裡的異常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少讓台灣的孩子,能喝到一口八十分的牛奶!

(左:立委 趙天麟;中: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陳良宇)

商業周刊今天(23日)下午由副總編輯劉佩修代表,到衛福部食藥署遞交檢測報告。 (右1:《商業周刊》副總編輯 劉佩修;右2:立委 趙天麟;右3:衛福部食藥署長 葉明功)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牛奶駭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