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

政府管不動 六輕變大怪獸

為了解決台灣石化原料不足的六輕投資案,18年後竟成為亞洲的石化外銷中心,卻把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與空污留在台灣……。

國光石化的八輕若是興建,即將引發的社會成本,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讓人高度憂慮。這樣的憂慮,只是杞人憂天嗎?在國光石化之前還有個「範本」——麥寮六輕(台灣第六套輕油裂解廠),足以顯示這個擔憂不是空穴來風,因為證據已經顯示,政府無法也無能管理台灣石化業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麥寮六輕,是台灣第一個填海造陸的垂直整合石化園區,靠大面積的土地、專用港口以及廉價的工業用水,創造了高達一兆一千三百九十二億元的年產值,占台灣GDP的九%,還讓台塑集團一年獲利超過三千億元。

六輕的本事!用一張門票,卻接連蓋了三座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